東元,燕都,一個月後。
李修涯遲遲未歸,引起眾人很多猜想,聶含山與李烜雖然心知肚明,但是對於朝中動盪,人心不穩,兩人暫時也沒有任何辦法。
“怎麼樣,他有沒有說什麼時候回來?”李烜有些急切的問道。
聶含山苦笑道:“他說事情已經到了關鍵之處,如果順利,那麼來年三月四月應該就能回來了。”
李烜搖頭嘆道:“雖然李卿說是要去兩年,但是這還不到一半的時間,這朝中便隱隱有不穩的跡象,朕當初就不該放他離開去找什麼虛無縹緲的流沙寶藏。”
聶含山笑道:“他想做的事情,便是臣與陛下也不好攔著,幸好這段時間朝中並無大事,有臣與謝閣老在,倒也出不了什麼亂子。而且太子殿下這段時間也安分得很,還請陛下放心吧。”
“嗯。”李烜微微點頭,說起李兆,這段時間倒也的確安分得緊,所以李兆也是早就重新開始主政了。
“想必是經歷上次的事情之後,太子也吸取了教訓,如今有這樣的表現,朕心中也是略感安慰啊。”
聶含山點頭道:“太子殿下本性不壞,上次的事情不過一時糊塗,衝動了些罷了,料想太子殿下歷經生死大難,不過敏感了些,臣等正該好生輔佐才是。”
“朕這身子肯定是撐不住多久了,待李卿回來,便要開始大計了,屆時,朕也就差不多了...”
“陛下?”聶含山打斷李烜,正要說話,便見李烜笑著擺了擺手。
“聶卿不必多說,朕的身子,朕知道,便是滿東元的天材地寶,卻也不能真的逆天改命,朕多活的這幾年,見證我大燕盛世,死而無憾,而且朕死後還能名垂千古,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聶含山沉聲道:“陛下放心,您不僅會名垂千古,還會光耀萬世。”
“呵呵...”李烜不置可否一笑,若是李修涯事成,光耀萬世未必不可。
“待朕走了,李卿怕是難了,我雖然已經叮囑了定北侯,但是這心中卻是如何也放心不下的。”
“陛下放心,修涯他,不會有事的,他早已經為自己留好了後路。”
“呵呵,那就希望他的後路真的行得通吧。”李烜笑了笑,“太子,還需要勞煩聶卿費心了,朕知道現在太子並不親近聶卿,但請聶卿一定竭力...”
聶含山神色一肅,拜道:“臣,遵旨!”
“呵呵...”李烜輕笑一聲,眼神之中已有疲態。
東宮,李兆端坐當中,手上拿著一封奏摺。
謝心衡在一旁伺候著,而在暗處,數個錦衣衛則是暗中監聽這著兩人。
經過上次的事情,李兆也是學聰明瞭,兩人交流,便是一邊說,一邊寫著小紙條。
錦衣衛畢竟不好當著李兆的面看著他,自然只能藏身暗處,便是李兆說什麼,他們也能聽得見。
但是李兆做的小動作嘛,錦衣衛卻是不知道了。
謝心衡提筆寫下:“李修涯久未歸朝,父親已經將一切準備妥當了,只待殿下下令,便可隨時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