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百萬這種話,當是笑話聽聽就好了。
倒不是不能那個募這麼多兵,而是根本養不起這麼多的兵。
人頭糧餉倒是其次,軍備什麼的才是大頭,就這個窟窿,就是強如西秦北楚都未必堅持得住。
至於李烜的推諉之言,姚玉軒也是半個字都不信的。
大燕想要偏安一隅還是足以的,若是無爭霸之心,那訓練新軍做什麼?
有這個錢,咱搞點投資不行嗎?
實在不行存著也可以啊,總會有用到的時候。
什麼有錢任性,李烜可不是這樣的人。
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你這麼明顯的搪塞我,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還有那個時間緊,究竟是做什麼事時間緊?
是關於新軍的用途嗎?
若是時間不緊,是否真的會招募更多的新軍呢?
姚玉軒想到之前跟李修涯談話的時候說起的話。
李修涯說他與韓圖所想是短視之謀,並且將滅陳取齊的弊端說了出來。
關鍵是,李修涯說了此計並非不可行,而是耗時良久,短時間內或許能與秦楚並肩,但是五十年後必定會被秦國踩在腳下。
而當兩人問李修涯作何打算的時候,李修涯提出了一個更加快速稱霸東元的辦法,聯楚滅秦。
之前姚玉軒還在說李修涯為李烜找藥這件事,說是就算能找到藥,那也最多給李烜續個五年命。
五年,時間這不就很緊嗎?
會不會,李修涯就是想在五年之內將此事做完呢?
李烜一旦出事,李修涯也不會好過,而只要李烜還在一天,李修涯都可以繼續自己的計劃。
為了達成心願,李修涯明知道滅秦難度頗大,卻也還是毅然決然,想必,他是想趁著李烜還在,將前路鋪好,就算之後太子登基,失了秦虎楚狼,李兆就算是頭豬,應該也能夠讓大燕屹立東元了吧?
想到這裡,姚玉軒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事實的真相。
李烜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想必對於李修涯的打算,李烜也是知道的,而且是全力支援的。
如此,李烜為何要將李修涯推到如此高度,便也能想得通了。
越是想,姚玉軒的腦中便越是清明,彷彿一切盡在掌握。
怪不得李烜會在李兆迴歸的同時先一步將李修涯的身份落石了,這是要徹底斷絕李兆對李修涯的掣肘啊。
也怪不得李修涯居然膽敢在明知道會與太子交惡的情況下坦然接受了李烜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