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算起來還真沒有多少錢啊。
張維現在也不能說朝廷沒錢,畢竟七大世家的銀錢也是剛剛到賬,李烜現在可是富得流油呢。
大燕讀書人才多少啊?有沒有一百萬啊?
那肯定是沒有的,每次科舉,一州一府之地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寥寥數千人,整個大燕加起來也不過數萬人。
就算施行義務教育,除卻本身落第的讀書人再次入學之外,再新招收一些開蒙的孩童,能堪堪達到一百萬就算是多得不得了了。
以現在的大燕朝廷來說,完全負擔得起嘛。
李烜現在就是錢拿得燙手,必須得花出去才行。
但是他本身也是節省慣了,一時之間居然也不知道怎麼享受,七大世家的錢到手,到現在為止都還在內庫當中躺著呢。
而且商會現在也正式開展了起來,去年的入會的會費也是收了一大筆,除卻商會本身截留的用來運轉的開支,剩下的也還有數百萬之巨,可見大燕商人的熱情了。
再加上每季度的鹽利,就算沒有七大世家的幾千萬兩,朝廷也完全可以負擔得起義務教育這個大工程。
戶部現在也終於可以挺直了腰板說國庫之中有存銀多少多少了。
沈賢說完,李修涯當即道:“陛下,臣覺得老君的提議非常好,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朝廷的錢都是稅收,收取的乃是大燕百姓的銀錢,那自然也是要回饋給大燕的百姓才行。
若是義務教育施行開來,假以時日,那便是人人有書讀,人人如龍,人人都可為聖賢,此千秋功德,陛下若是准許,必將彪炳史書,為天下後世讀書人瞻仰供奉,功在社稷,絕對比封禪有用多了。”
七大世家的門生聽了李修涯的話人都麻了。
別的咱不說了,你確定朝廷現在的銀錢都是稅收?
你逗我呢?這特麼都是我們的血汗錢,血汗錢懂嗎?
還特麼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你這是慷他人之慨啊?一點沒有心理負擔,真有你的。
不過腹誹歸腹誹,李修涯這麼說倒也沒錯,名義上朝廷的銀錢,那就只有稅收,最多再加上陳國的賠款,可不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嗎?
李修涯這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讓人無法反駁。
至於李修涯所言之功績也並未誇張。
若是真的朝廷將讀書的一切費用都負擔了,那天下的讀書人不得瘋了?
莫說是寒門,只要不是奴籍,恐怕都會爭先恐後的將自己的孩子送來讀書,那大燕的讀書人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引來一次井噴似的的大爆發。
而做出這個決定的李烜也肯定會被後人銘記,被史書大書特書,就算是千百年後燕國覆滅,李烜的名字也會是相當耀眼奪目的一顆明珠,後世的讀書人定然也要記著他的好。
“人人有書讀,人人如龍,人人都可為聖賢...”李烜聞言有些振奮,雖然這些話不是第一次聽到了,但仍然覺得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