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李烜沒有多糾結,不過心中卻也敲響了一個警鐘。
此事的真假現在不好說,李烜也只能裝作不知道了。
次日,李烜接見了陳敏。
“衛御使大夫陳敏,參見燕國皇帝陛下,陛下聖躬安?”
“朕安。”李烜虛扶一手,“衛使免禮。”
“謝陛下。”
李烜見陳敏起身,笑道:“衛使一路辛苦,不知公主殿下讓衛使前來,是有何事?”
陳敏道:“回稟陛下,陳國的使者同時到道燕衛兩國,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如今燕衛兩國既然是休慼與共自然應該同進共退,故而殿下派外臣前來,就是為了與陛下商議此事。”
李烜點頭道:“殿下有心了,既然殿下誠意十足,那朕就卻之不恭了,只是不知殿下對此事是什麼意思?”
陳敏道:“當初在柳州城,燕衛陳亦是三方會盟,當日主導者乃是貴國的監軍李修涯大人,我們殿下十分認可李大人的能力,想著,若是李大人能夠成為燕國的代表,那我衛國自然也能俯首聽命。”
“額...?”
燕國的文武百官聽了陳敏的話,皆是一驚,紛紛低頭議論紛紛。
而在一旁的李閒卻是眉目微挑,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李旦聞言則是立馬出聲道:“父皇,兒臣覺得此事不妥。”
李烜還未說話,陳敏卻問道:“不知這位殿下是?”
李旦道:“本宮乃是大燕五皇子。”
“原來是五皇子殿下,失敬。”陳敏微微拱手。
“衛使客氣了。”
陳敏問道:“不知五皇子殿下說的不妥是什麼意思?”
李旦道:“許是衛使不知,李修涯犯下大錯,合該處死,父皇念其功勞,一番將功抵過後,只是將其羈押,待三月之後才可放出。”
陳敏恍然道:“外臣就說呢,怎麼沒見到李大人,原來還有這樣的事情。”
李旦道:“所以衛使說的要讓李修涯成為燕國談判的代表,此事實在有些不合時宜。”
陳敏笑道:“五皇子殿下說得有理,不過外臣有一言,不知殿下可否一聽呢?”
“衛使但說無妨。”
“陛下。”陳敏轉頭看向李烜道:“陛下,請恕外臣斗膽,想請問陛下一句,李大人是否是個有才有德之人?”
李烜微微皺眉,但還是肯定道:“李修涯風雲之才天下聞名,這自然是無需贅述,至於德行,雖是放浪了一點,但是人品端正,於士林之間名聲甚好,乃是天下學子的榜樣。”
“那外臣再問陛下,白羊關一戰,李大人的功勞,陛下可知道?”
蕭鼎出班道:“這是當然,蕭某給陛下的奏摺中已經將李修涯的功勞一一羅列,陛下豈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