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道理李修涯都要懂,就算跟李旦再起衝突那也無所謂,畢竟李烜自己都上趕著讓李修涯去。
但李修涯就怕李烜卸磨殺驢,等到世家的問題差不多了,李修涯也沒用了,李烜再將李修涯拋棄,封了李旦為太子。
那李家不是完了?
李修涯擔心的點就在這裡,現在擺明了李旦的優勢很大,就是李修涯都準備開始轉變心態,想著不要輕易得罪李旦了。
但是很明顯,李烜不想要李修涯過得太輕鬆了,甚至就是在把李修涯往火坑裡推。
目前的情況是,李修涯想雙方罷手言和已經不可能了,就是李旦同意,李烜都不同意。
還有那個太子少傅,雖然還未封賞下來,但是聽魏權這麼一說,李修涯心中卻是愈發的不安起來。
難道這就是李烜給李修涯的活路?
李修涯不解,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尚早,李修涯還有大把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
此事不僅是對李修涯和李旦的衝擊很大,對整個燕都的文武百官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連續幾天,上奏的摺子就沒停過,都是讓李烜收回成命的。
不過李烜是一律沒理會,偏偏就要如此。
眾人也無可奈何。
轉眼又過去了七八天。
燕都城外,長亭。
九皇子李閒為首,背後是文武百官,兩側是禁軍。
他們在此是來迎候蕭鼎得勝歸還的。
蕭鼎,終於回燕都了。
“陛下有旨,三軍見禮,百官迎候。”
待蕭鼎的隊伍靠近,李閒上前一步,朗聲說道。
眾人聞言紛紛肅立,就連身為首輔的張維以及蕭鼎老師的聶含山也微微躬身表示尊敬。
蕭鼎排頭,兵部尚書李忠微微落後他半個身子,隨後則是徐高飛以及袁英傑兩人。
後面則是數百兵丁。
“聖諭,白羊道行軍總管蕭鼎接旨。”
蕭鼎幾人下馬,上前幾步,躬身接旨。
“臣蕭鼎接旨,請恕臣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李閒微微笑道:“蕭總官客氣了。”
李閒隨後念道:“封陛下命,白羊道行軍總管蕭鼎率軍出征,拓我疆域,揚我國威,勞苦功高,特賜蟒袍。”
“臣蕭鼎,謝恩。”
旁邊兩個內侍手捧著淺黃色的蟒服給蕭鼎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