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涯解釋道:“先生可知百姓們最大的奢求是什麼嗎?”
沈賢本想說讀書,不過又覺得可笑。
“是吃飽飯,大燕之所以能在強敵環繞之下屹立不倒,蓋因為大燕物產豐富,也適合種植糧食,耕地充足,百姓有米充飢,民心安定,遇上個天災人禍也不會有多大的災難。但是在大燕之外,如衛國,衛國糧食產量嚴重不足,百姓飢不果腹,不得已要從陳國進糧,結果如何?衛國被陳國拿住命脈,一度委曲求全,若是衛國糧草充足,先生不覺得又會是另一番景象嗎?”
沈賢點點頭,這個事情他倒是知道。
“那無工不富又怎麼說?”
李修涯笑道:“吃飽只是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將這個滿足之後,便是要想辦法讓百姓
富裕起來。大力發展工業,創造更多的就業環境,百姓有了工作,便是有了銀錢,自然也就富裕起來了。”
李修涯說得簡單,沈賢也不傻,大概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百姓富裕,社會安定,國家又豈能不富裕?”
沈賢點點頭:“是這個道理,你說的不錯。”
李修涯的又道:“但是隻是富裕也不夠的,得讓銀錢流動起來,那這富裕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商人走南闖北,買賣貨物,便是引得銀錢流動,大家各取所需,國家從中抽取稅收,發展商業,國家便會有源源不斷的銀錢,國庫充實,再反饋給百姓,如此迴圈,國家焉能不強大?”
沈賢聞言,笑了起來。
“你可知道你說的這些永遠不可能成真?”
李修涯自然明白沈賢的意思,也笑道:“若是不去做,自然不可能成真。”
沈賢默然,良久道:“若是真去做,以你的根基,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呵呵,先生,為萬世開太平,豈可惜身?”
沈賢見李修涯一臉堅定,大受震撼。
“既然如此,老夫就更奇怪了,入武職好像與之背道而馳。”
李修涯搖頭笑道:“先生,剛剛學生說的一切都要有一個前提啊。”
“什麼前提?”
“兵者,國之重器,死生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如今的燕國其實也並不輕鬆,若要發展,必要安定四方才行。而燕國北邊的秦楚兩國始終都是威脅,若不永絕後患,燕國是發展不起來的。
先生這般的讀書人將燕國治理得很好,要使得國富民強,必然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這是急不來的,但是秦楚之禍近在當下,學生若是真的參加春闈,怕是一輩子都要守在書閣,自怨自艾了。”
沈賢嘆道:“你竟然有這麼大的抱負,老夫真是汗顏。”
“先生言重了,這些只是李修涯心中的美好願望,是有些想當然了,但若不努力一試,那便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這條路,很漫長。”
李修涯慨然應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先賢聖人們所願不會只是將知識傳播下來,而是讓我等學習知識之後能真正的為後人做出貢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說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