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終歸是陛下,是大燕的皇帝,您說什麼,就是什麼,滿朝文武不敢言,天下百姓不敢議,呵呵,可笑我還一直相信您是一個好皇帝,是個勤政愛民,明辨是非的好皇帝,如今看來,確是我太天真了。”
這算是當著皇帝的面罵他了,若是換了旁人,李修涯早被千刀萬剮了。
但李烜只是微微苦笑,算是預設了。
“李卿,皇帝不是這麼好當的。”
李烜微微嘆氣,李修涯不禁翻了個白眼。
“四皇子是陛下的兒子,陛下要保他一命,我理解,但為何要犧牲楊過?他才是這件事情的唯一無辜的人,也是唯一的...犧牲品。”
李烜說著,竟是留下兩滴眼淚,不由得閉眼傷心起來。
“朕保下康兒,不僅是因為他是朕的兒子,也是因為他對朝局的影響,乃至對大燕的影響。”
李烜悠悠嘆道:“朕登基二十多年,自問勵精圖治,大燕也在漸漸繁榮,但四年前朕的太子兆兒發生意外,朕不僅痛失愛子,也痛失國本,那段時間,朕的意志何其消沉?
但朕是皇帝,不能不顧天下。朕也想過再立一個太子,但在康兒和旦兒之間一直猶豫不決...”
李修涯冷笑道:“就是陛下的猶豫,所以四皇子和五皇子都以為自得了恩寵,覺得自己有機會,所以大肆籠絡朝臣,而文武百官也紛紛投效,形成現在這樣對立的局面。”
李烜點頭道:“李卿這樣說,倒也沒錯,待朕發覺的時候,康兒和旦兒已成了氣候,朕便順勢而為,以他們兩人來制衡朝局。”
“這是陛下的帝王之道,我不感興趣。”
“別急,待朕說完。”
李烜見李修涯撇過頭去,笑道:“李卿覺得今日朕若是真的治了康兒罪會如何?”
“會如何?能如何?”李修涯激動起來,“四皇子犯下大錯,難道陛下就這樣輕鬆放過了?還是說陛下屬意的太子就是四皇子?”
李烜搖頭道:“太子之位先不說,若是康兒被拿下,那便再沒了機會,就算將來朕要立他為太子,朝臣們也都會反對,所以一旦康兒出事,旦兒就會一家獨大,成為朝臣的唯一選擇。”
“那就立五
皇子為太子也並不是不可以,反正陛下總歸得立一個太子,這大燕江山總要交到一人手中,不是四皇子,就是五皇子。”
李烜微微笑道:“哪有這麼簡單?”
“哪有那麼複雜?”
李修涯是真的煩,這事證據確鑿,還有什麼好說的?
偏偏要如此顛倒了黑白,只為了維持所謂的朝堂平衡?
我不李姐。
李烜卻問道:“李卿覺得朕為何要伐陳?”
“開疆擴土,以為功績。”
李烜微微點頭,“不錯,朕要為大燕開疆擴土,朕要振奮大燕,使其再不受西秦北楚的威脅,甚至雄霸東元,這是朕登基以來的夙願,而李卿的策論卻是讓朕眼前一亮,讓朕看到了可能。”
“這跟四皇子五皇子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