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接到謝心忌傳來的訊息,自然歡喜。
“看來這聶含山也不過如此嘛,居然這麼輕易就讓我們得手了。”
謝心忌笑道:“也無怪聶含山大意,試題他早已派了禁軍看守,而判卷的考官也是他親自挑選的,他又怎麼知道朱大人是我們的人?”
李康點頭道:“說得也是,說起來,若不是朱大人被選中成了考官,這個計劃還真開展不起來,若是搬倒了聶含山,當記你們一功。”
謝心忌聞言笑道:“若不是朱大人提前知會,恐怕我也想不出來這樣的計策,若是沒有楊大人的妙筆生花,恐怕也未必有這樣順利,這是大家合力促成的結果。”
李康哈哈大笑:“說得是,說得是。”
是夜,內閣。
明日早朝要用到這十份試卷,所以內閣得趁夜排個次序,雖然殿試之後陛下會欽點頭甲的人選,但是這個排序也很重要,是李烜衡量次序的一個重要標準。
首輔張維,次輔楊宣,以及其餘三人圍坐在一起,手中各自捧著幾份試卷。
“這些個文章大家都看了,可有決斷?”
張維對眾人問道。
楊宣聞言應道:“老夫覺得,臨川楊過的文章策論寫得不錯,可以排在第一。”
“不然,謝府大公子謝心忌的也不錯,下官覺得應該將他排在第一。”
楊宣剛剛說完,便有一人反對。
楊宣聞言眉目一挑,見張維含笑看著自己,也是笑道:“謝家公子與老夫有些交情,未免旁人說老夫徇私舞弊,還是應該避避嫌的。”
楊宣和謝心忌的關係在場眾人誰又不知道呢?
但是這份名單是聶含山送來的,也就是謝心忌的才學自然無需爭議,只是這名次,卻是不好排的。
“張大人,你覺得呢?”
張維想了想,笑著說道:“這十人的文章能被送來,想必都是極好的,要為他們決出次序,確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爭議也正常,大家慢慢討論便是。”
楊宣問道:“那張大人屬意的三甲是何人?”
張維深深的看了楊宣一眼,緩緩說道:“依老夫看來,河內張閔可為第一,臨川蕭咎可為第二,這第三嘛...謝府公子謝心忌可為第三,諸位覺得如何?”
楊宣眼神微變,這老東西難道是在試探自己?
進不了前三,那就不夠震撼了。
“張大人此言差異,張閔的文章雖好,策論也不錯,不過這詩賦卻是一般,排在頭甲第一或有牽強,蕭咎的文章華麗過甚,策論言之無物,不當第二,謝心忌嘛...自然都好,不過老夫還是那句,為了避嫌,卻也不能排在第三。”
張維心中微微疑惑,楊宣這是什麼意思?
不將謝心忌送進三甲嗎?
有意思了。
張維笑道:“這本就是老夫個人想法,大家再議,只是不知道楊大人心中屬意的三甲人選又是何人啊?”
楊宣笑了笑,緩緩道:“第一名,當屬臨川湯陰的楊過楊慎之,第二位應是姑蘇趙吉,第三名老夫屬意南丘林墨升。”
這第二位與第三位分別是七大世家的程家門生以及林家的子弟,倒也正常,但是這第一位的楊過卻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