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聽到於震的話,心裡頓時有些不滿,什麼叫不管質量怎麼樣,咱們出版社都要出版?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
他的心裡想著,要是這本小說質量不行,他怎麼也不會同意,在小說的編輯一欄上屬上自己的名字。
出於對文學小說的熱愛,他開啟文件開始看了起來。
“咦,這本小說字數不多啊,只有十二萬字,比張弛之前的兩本小說,字數少多了。”
想起張弛之前兩本各一百多萬字的大部頭,他的心裡一陣鄙視。
字數再多又怎麼樣?
充滿了錢臭味的文字在他眼裡一文不值。
他充滿偏見地想著,目光落在了文件裡的內容上。
“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
看到文件中開頭的內容,他的眼睛不禁一亮。
“是新體小說。”盧偉立刻來了興趣,開始一行一行地往下看。
與電影版的背景不同,小說版是一部純粹的鄉土小說,小說一開始,是以第一視角,講“我”年輕時候的經歷。
“我”年輕的時候,去農村收集民間歌謠,途中遇到了各色各樣的人,也碰到了一些傷風敗俗的事,並由此引出了主角福貴。
“我”遇到福貴的時候,福貴已經是一個老人,他正在地裡,忽悠偷懶的水牛耕地。
書裡是這麼寫的:
可能是牛放慢了腳步,老人又吆喝起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頭牛竟會有這麼多名字?
“我”好奇地走到田邊,問走近的老人:“這牛有多少名字?”
接下來就是一番交流。
在“我”的盤問之下,老人回答:“這牛叫福貴,就一個名字。”
並說出了原因:“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幾個名字去騙它,它聽到還有別的牛也在耕田,就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啦。”
盧偉看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不知道這老頭到底有怎樣的故事,為什麼會以這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去欺騙老牛耕地。
接下來,隨著“我”和福貴的交流,第一視角切換到了福貴的身上。
福貴年輕的時候,屬於地地道道的地主階級,家裡還有一百多畝地。
他爹指著他光宗耀祖,可他卻不求上進,心想憑什麼讓他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去想光耀祖宗這些累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