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能不能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其質量,但在質量之外,能夠讓觀眾產生心理預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而最讓觀眾期待的,就是系列片的後續。
這也是很多大的電影公司,之所以投資系列片的原因。
有的時候,第一部電影雖然質量很好,但沒有獲得預期的票房,可卻在觀眾心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而在觀眾的心中,就會對後續影片產生期待。
這麼一來,再出第二部影片的時候,觀眾在第一部電影的的好印象,會延續到第二部影片上。
這是一種典型的口碑營銷。
當然,也有反例,比如話題營銷,就是一種讓觀眾因為話題,從而產生好奇,繼而到電影院買票的一種手段。
比如有的大爛片,雖然拍得很爛,口碑更是奇差無比,但發行商透過話題營銷,也能獲得不錯的票房。
這種案例並不鮮見。
曾經有一部影片,在發行初期,發行商會透過大製作,大明星等話題,將觀眾騙進電影院。
這些觀眾看完之後,對電影的質量極其不滿,在網上瘋狂抨擊。
負責發行的商家不但不僱人刪帖,消除影響,反而直接跟進,製作相關話題,比如“史上第一大爛片”、“眾多巨星在某電影集體翻車”之類的口號。
以此引發線上線下的討論,讓潛在觀眾產生好奇。
很多觀眾看到網上或聽到同伴談論,就會不自覺地想,到底是怎樣的爛片,才會獲得這樣的稱號。
這時候,這些潛在觀眾就會因為好奇心的驅使,買票進入電影院,觀摩所謂的“史上第一大爛片”,為電影貢獻票房。
當然,這種方式是也是一錘子買賣,幾年難得出一部,而且運作起來風險也比較大,往往得不償失。
作為龍國頭部影視集團的龍影,自然不會去做這種砸自家招牌的事。
相比於話題營銷,尚樂賢還是更加傾向於口碑營銷,尤其是這種有成功先例的系列片,在經營口碑方面更加容易操作,成功率也更高。
至於成本提高,那也是正常現象。
除了蕭華林所說的槍戰鏡頭外,《瘋狂的石頭》的幾個主演,身價都有了不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