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吳詠川三天兩頭前去客棧拜訪周羽。
隨著話題的深入,吳詠川越來越震驚,感覺周羽的學識簡直是深不可測。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儒學、醫學、道家、佛家、乃至於一些失傳的百家學說,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讓人歎為觀止。
吳詠川在國子監唸書,裡面有不少當朝名儒。
可在吳詠川看來,恐怕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週羽。
這天,吳詠川特意拎了一些禮物來到客棧,一見面,便恭恭敬敬拜了一禮:“學生仰慕先生學識,想拜先生為師,還望先生成全。”
周羽笑了笑,沒有正面回應,只是指了指:“坐吧。”
“先生……”
“先坐下再說。”
待坐下後,周羽這才道:“其實,我之前也看出來了,你天賦不錯,是個讀書的料子。
只是,我發現你心事重重,以這樣的狀態,是很難有成就的。”
“這……”
“那天在你家裡,我觀察到,你看琪兒姑娘的眼神似乎有些異常……”
說到這裡,周羽停了下來。
吳詠川愣了一會,終於嘆了一聲,苦笑道:“真是什麼也瞞不過先生的眼,是,學生的確有心事……”
於是,吳詠川講起了箇中緣由。
“小時候,父親去世的早, 大哥也大不了我幾歲, 但他卻很懂事。
不僅協助孃親打理著家事,同時努力讀書,空閒時還要教學生唸書……”
“後來,大哥考上了功名,一家子都替他高興。
大哥到京城做官,又讓我參加了國子監的入學試……”
“但萬萬沒想到,大哥突然遭遇橫禍,不幸亡故。大嫂悲傷欲絕,學生當時也很傷心,整個人也變得消沉。
父親不在了,大哥也在不了,家裡就剩下我一個男丁,我不知道能不能擔起這個家……”
“安葬了大哥之後,嫂子讓學生回京唸書,可是學生哪想不想去,整日裡昏睡……”
“那段時間,嫂子每天都開導學生……其實學生知道,她的心裡恐怕比學生還要難受……”
“慢慢的,學生髮現,已經離不開她了……”
聽到這裡, 周羽問:“你所說的離不開,到底是產生了一種依賴,還是愛,這點你必須要弄清楚。”
吳詠川嘆了一聲:“一開始,學生也迷茫,以為或許是一種依賴。
但慢慢的,學生的心裡越來越明瞭,那並非依賴……”
言下之意,是一種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