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周羽出現在晉王府門外。
晉王,乃是當今天子的親叔父,也就是皇叔。
一直以來,晉王算是比較低調的,很少與一眾大臣攀交,喜歡呆在王府看書、喝酒、彈琴、下棋什麼的。
總之,是個風雅之人,頗有文士之風。
但是,自打司禮大太監兼東廠督公曹昆得勢之後,京城的格局開始變得一片混亂。
以前,朝中大臣有不少中立派,既不得罪宦官,也不與之親近,至少在表面上保持著一種平靜與相互制衡的作用。
但是,曹昆掌了大權之後,野心勃勃,大有一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趨勢。
就算保持中立也不行。
這傢伙相當霸道,採用各種方式拉攏一眾大臣,甚至是逼著一眾大臣站隊。
要麼,為他所用,要麼,成為他的對頭。
有些大臣個性剛烈,不屑與之為伍,曹昆便會想法設法打壓,甚至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抓到東廠關押。
朝中官員一旦被抓進了東廠大牢,幾乎沒有能夠活著出來的。
如此一來,自然惹得不少大臣驚懼而又憤怒,紛紛呈遞奏摺彈劾曹昆,彈劾東廠的野蠻行徑。
結果,這些奏摺轉來轉去,幾乎全部轉到了曹昆手中。
曹昆一怒之下,親手炮製了一樁所謂的謀反大案,藉此機會大肆抓捕與屠殺,令得一些膽小怕事的大臣不得不主動示好。
經過此事之後,曹昆的勢力越發龐大,真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曹昆的肆無忌憚也終於激怒了晉王爺。
其實,曹昆之前曾經多次登門拜訪過,但晉王爺卻以各種藉口迴避,不想見這閹人。
只不過,晉王爺也不想主動招惹曹昆。
雖說他是堂堂親王,又是當今皇叔,論地位肯定比曹昆高的多。
但真要論權勢的話,還真不如如日中天的曹昆。
就連太后、皇后,都要讓著曹昆三分,後宮嬪妃更是要爭相討好於他,可想而知這傢伙的權勢已經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私下裡,甚至還有人議論說皇帝已經被曹昆操控了,變成了一個傀儡。
晉王爺雖然一向低調,但不代表他可以無視以曹昆為首的一眾閹賊禍亂大明天下。
再這麼折騰下去,大明危矣!
於是,晉王爺終於不再韜光養晦,主動站了出來,聯絡了不少皇家子弟以及一些忠良之臣,以對抗一眾閹黨。
此舉自然令得曹昆震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