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縣衙內。
縣令祝文正在花架下面閉目養神,有下人輕步上前稟報:
“大人,史老爺在偏廳等候,說是有要事與大人相商。”
“嗯,知道了……”
祝文懶洋洋應了一聲,又眯瞪了片刻方才起身走向偏廳。
進到偏廳方才發現來客並不止史老爺一人,還有一個氣度不凡的書生。
“祝大人……”
“呵呵,史老爺,這位是……”
不等史老爺回答,周羽上前拱手道:“在下週羽,郭北縣一介書生。”
一聽此話,祝文一臉訝然,回禮道:“原來閣下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北縣才子……”
說起來,原主以前也只是在郭北縣有點名氣,畢竟是郭北縣城本土唯一的舉人。
但現在不同了,周羽穿越而來,辦學館、誅貓妖、吟詩詞……
其中的《青玉案·元夕》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已經四下裡傳播開來。
就連金華府不少書生都知道了郭北縣有周羽這麼一個才子。
特別是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以及“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兩句,更是令人津津樂道,奉為佳句。
祝文身為縣令,自然也聽聞過周羽的大名。
“大人過獎……”
坐下後,便有丫鬟奉上茶來。
喝了幾口茶,說了幾句客套話之後,史老爺終於道明來意。
“祝大人,今日老夫前來是為了小女與王家的婚約一事,還請大人斷個公道。”
一聽此話,祝文不由皺了皺眉:“史老爺,本官其實也很理解你的心情,只是婚約乃是雙方自願簽訂的。
王家有婚約在手,本官總不能不顧禮法,不講信義。
再說史老爺你也是堂堂舉人,一旦強行毀約,失信於人,恐怕也有損顏面。”
這時,周羽不由撫掌笑道:“說的好!祝大人此番話真的是言之鑿鑿,令人震耳發聵……”
史老爺:“……”
你到底是哪邊的?說好的來幫忙,怎麼反倒跟著瞎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