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封賞算得上大手筆了。
聖旨一下,府衙一眾官員輪番來到郭北縣道賀,並責令縣衙以最快速度落實侯爺府以及千畝良田。
周羽也由老爺變成了侯爺,一時風光無兩,門庭若市,每日裡前來拜訪、道賀的人不知凡幾。
雖說侯爺並非官職,只是一個爵位,但細究起來可比文武百官威風多了。
按大乾朝的慣例,爵位分伯、侯、公、王四等。
不過“王”屬於皇族弟子的專屬爵位,非皇族只能封伯、侯、公三等。
雖然爵位與官位不是一個體系,但是擁有爵位者地位特殊,說見官高一品都不為過。
在侯爺府沒有建成之前,也只能暫時將就以前的府第作為臨時侯府。
黃金、綢緞、玉杯、奴僕已經陸續到位,至於千畝良田……這便讓縣衙官員有些傷腦筋了。
因為城東、城西、城南近郊的良田大多有主,官田只有三四百畝,遠不足千畝。
唯有城北空閒的田比較多,因為距離黑山太近,有錢人都不願在城北購置田產。
畢竟,誰願意成天提心吊擔的?有錢哪裡不能買地?
無奈之下,段瑞,陸正文二人只能找周羽商量,看能不能劃離城遠一點的田地。
結果,周羽卻主動退讓一步,說他就要城北的地。
其實這是一件相當吃虧的事,城北的地價比起其它三門的地價便宜一半都不止。
不過周羽另有打算,趁著這個機會與段瑞二人談判了一番,又多購置了五百畝。
這五百畝地,僅花了一千多兩銀子,可謂千值萬值。
當然,這也是段瑞有意討好周羽作出的讓步,優惠了一半有多。
但這些對於來說,也只是錦上添花之事。
他最高興的莫過於……人物境界又升級了。
上次升級了舉人之後,再次升級需要的氣運又一次大幅提升,多達十幾萬。
當然,這也能理解。
就現實功名來說,進士已經是科舉考試的巔峰,什麼探花、狀元不過就是排個名次,本質上還是進士。
秀才中舉人很難,舉人中進士同樣也很難,畢竟競爭太大,考中的機率一般七八十分之一。
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