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石堅這一邊無功折返。
而周羽這一邊,也大致猜出了自己莫名頭痛的原因。
一定是有人暗中施法所致。
既然對方不敢明目張膽報復,而是採取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那麼幕後主使也就呼之欲出了。
多半就是那程大鈞。
當然,推測不能作為證據,就算周羽是舉人,也不可能僅憑推斷便去報官。
那樣反而會打草驚蛇。
次日一早,周羽來到書房憑著記憶畫了一幅人像。
這幅人像畫的正是他昨日下午見過的石堅。
雖說當時只瞟了對方一眼,但憑著超強的記憶也能畫出個七八分。
畫完像之後又將吳管家喚到書房。
“吳管家,你去找幾個信得過的人,去城裡各家客棧秘密尋找此人。
切記,畫像不要當面拿出來,要將此人的模樣牢牢記住心頭。”
吳管家疑惑地問:“老爺,這個人怎麼了?”
“你先不用問這麼多,總之一定要找到此人的落腳點。
一旦找到,切切不要打草驚蛇,看看他都與誰在接觸。”
吳管家信誓旦旦道:“老爺放心,小人一定辦妥。”
等到吳管家離開書房之後,周羽的眼中不由掠過一絲殺機。
這是他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遇到危機。
一旦確認幕後主使真的是程大鈞……不整死這傢伙就枉穿這一場。
儒家雖講究“溫良恭儉讓”,但也絕非毫無底線與原則。
什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眾生平等”這類理念在儒家一律行不通。
儒家對於善與惡,君子與小人分得很清楚。
比如“近君子遠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史記》有云: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