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九百三十九章 戰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三十九章 戰起 (2 / 4)

朝廷和趙王府之間的矛盾,便是沒有辦法調和的矛盾,唯有戰爭才能解決。

但對於北乾,韓巍卻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北乾來說,他們和大周之間的矛盾,並非是不可調和的。

乾皇要用這場戰爭來立威,轉移國內矛盾,轉嫁現在大乾的經濟危機,順便掠過大周的財富。

他們所求的更多的是經濟上的財富,大周與北乾之間是有和談的餘地的。

談判、協商、交易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會透過戰爭來解決。

乾皇想要錢,想要威望,大周可以給他,可以效仿前宋的那般,訂立一個澶淵之盟。

自澶淵之盟後,前宋與北境的上一任霸主契丹結束了四十多年的敵對狀態,不再有戰爭;

不打仗對於老百姓,尤其是邊境地區的百姓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這所謂的歲幣,與用兵所花的費用相比“不及百分之一”。

這個歲幣具體負擔如何,不做細究,但北宋憑藉著澶淵之盟,在邊境搞榷場貿易這件事,是讓宋王朝賺得盆滿缽滿。

無論是物質生產還是文化輸出,完全可以碾壓同時期的遼朝。所以我們就看到,在榷場貿易中,宋王朝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產品暢銷大遼,由此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而遼國的產物卻幾無銷量,基本上就是賠本賺吆喝,宋朝對遼朝的貿易順差極大。

所謂的歲幣,在榷場交易之中都賺了回來。

這經濟層面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層面的入侵。

契丹的遼道宗曾言,“吾俢文物,彬彬不異中華。”可以說當時的契丹高層都開始仰慕中原的文化了。

從文化戰的角度,也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只是前宋之人,沒能把握這樣的機會,使得澶淵之盟變成了恥辱。

但韓巍以為,事有兩面,與北乾訂立盟約,有利有弊,不可一言蔽之。

就當這位新任的兵部郎中說出這話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御林軍中郎將林不忌差點跳了起來。

“你這是叛國!”

熱血青年,總是容易上頭。

而韓巍卻屹然不動,自是看向在座若有所思的諸位大佬。

林不忌見此情形就要跳起來打人,就在他起身之際,從主座之上傳來了吳克明的聲音。

“不忌放肆!”

吳克明低沉的聲音傳來,頓時讓剛剛熱血上湧的林不忌冷靜了下來。

“不忌,武英殿上失儀,還請大都督,諸位大人恕罪!”林不忌立刻躬身行禮道賠罪。

吳克明沒有開口,一邊的兵部尚書李澄光笑道,“少年意氣,揮斥方遒,不忌一心為國,豈可因此等小過罪之?!坐吧!”

兵部尚書開口,也就意味著給這件事情定性了。

同時也表示,這位李大佬,對於兵部郎中韓巍的看法是持支援態度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