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墨觀瀾只是個劍客,不是個坦克。
對於鍾卷自齋的攻擊,墨觀瀾攻勢雖止,卻沒有回頭,只是屈指在凝光的劍身之上,輕輕彈奏。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觀瀾十訣——撫琴!
劍氣奏琴音,長歌蕩浩然!
鍾卷自齋在靠近墨觀瀾三尺之時,其倭刀鋒刃便難進半寸,劍氣與刀刃的交鋒,使得火花四濺。
周圍靠得較近的東瀛武士,被這琴音震得口吐鮮血,稍遠之人,兩耳也有血絲滲出。
劍氣琴音攔住了這一刀,墨觀瀾隨即繼續追擊上泉信綱。
然高手過招,墨觀瀾這一停頓,就足以給上泉信綱重整旗鼓的時間。
……
另一側,李太白則已經與宮本武藏從四明港打到了東海之上。
李太白的輕功本就是天下少有,縱意逍遙,馮虛御風,借力在這東海之上踏浪行波,如履平地。
而宮本武藏的輕功雖然不如李太白,可也是輕鬆借力騰挪!
海面之上的碎木、游魚、礁石……都可以成為宮本武藏的借力之處。
雖然不如李太白那般寫意自如,但也還是毫無波瀾。
一劍兩刀在海面之上不知已經交手了多少招,李太白也對這個東瀛劍客收起了輕視之心。
雖然宮本武藏曾經敗在他的劍下,但此人確實是東瀛,乃至天下難得一見的虔誠劍客。
他不僅悟性極高,更是有向劍之心。
為了對付李太白如謫仙下凡,天馬行空的劍法,宮本武藏自創了二天一流。
宮本武藏深入研究學習了中土的道經,最終有所領悟。
一長一短的雙刀,呈日月陰陽之行,雙刀相輔相成。
李太白的劍法雖然如羚羊掛角,毫無人間煙火之氣,卻也在陰陽五行之內。
雙方交手不下千招,李太白竟然覺得自己的廬山謠劍法似乎被這二天一流的雙刀之法所束縛,竟然沒有了往日的逍遙飄逸。
“不錯,足下武功劍法,確實是大進!”宮本武藏雖然是東瀛人,但為人守諾重信,當年敗於李太白劍下之後,還主動履行承諾。
包括這次德仁太子突襲四明,宮本武藏雖然隨行,但卻沒有殺大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