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港口。
與李太白和宮本武藏的一對一solo不同,老墨頭正要面臨東瀛七大劍豪和唯一突忍的聯手合擊。
東瀛人是個絕對矛盾的結合體,剛剛眾劍豪還表示了對於墨觀瀾的尊敬,但現在一言不合,就開啟了正義的圍攻。
“喝!”伊藤一刀齋抽出了腰間的佩刀,率先突進殺向了墨觀瀾。
佩刀無想,是伊藤一刀齋在領悟了無想劍之後,從三島神社的主持處獲得的報刀,雖然不能與墨觀瀾的凝光相比,但也是也上乘的名劍。
一刀流,可以說是東瀛劍道之中影響力最大的流派。
不管是柳生新陰流,還是居合拔刀流,都曾經受起影響。
一刀起手,斬向來墨觀瀾的薄弱之處。
出招簡單,但速度和力量以及對於時機的把握三者相融合,使得簡簡單單的拔刀斬,獲得了質的飛躍。
“呦,有點前唐雙手劍術的意思!”這拔刀斬的威力也讓墨觀瀾感到驚訝。
“劍道”一詞的文獻來源是《吳越春秋》。兩漢時期,東瀛和中原即有兵器及冶煉鑄造技術的交流往來。同時神州大地一脈相承的雙手刀法經過東瀛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與神州大陸之間的官方往來而流傳到了東瀛。
在融合東瀛本土武學之後,才有了這些劍豪的各種流派的劍道。當前正是東瀛劍道的鼎盛時期。
“鏗!”凝光與無想交擊。
伊藤一刀齋只覺得自己好像是劈在了一團棉花上,完全沒用著力地點。
東瀛劍道工於勢而拙於技。
伊藤一刀齋的斬落一刀在墨觀瀾一格一粘一撥之間,便被化解於無形之中。
這一劍卸力化勁之法中,隱約有一分武當太極劍的意思。
伊藤一刀齋的凌厲一斬,如遇流水,毫無作用。
但出手的不僅僅是他!
柳生宗嚴和上泉信綱幾乎一左一右同時出手。
上泉信綱,是在場除了宮本武藏戰力最強的人,法天象地境的高手。
他是東瀛新陰流的創始人。
陰流在東瀛被傳說是是天上的神即鵜戶明神為了這個血腥的世界而教給世人的珍貴殺人技,是東瀛武學最大的流派之一。
其創始人為愛洲移香齋,他深諳猿飛之術,身形靈敏劍術凌厲。
而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便是上泉信綱,也就是新陰流的創始人,更是東瀛天皇御賜的“天下第一”……這個說法也有點問題,上泉信綱頂多只能算東瀛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