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本就是一個矛盾體,好戰而祥和,黷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後世藍星有一本叫《菊與刀》的著作將他們剖析得很清晰。
儘管雙方是對手,但這個德仁太子還是對四明水師表示了敬意。
他的這個行為不僅沒有讓手下的武士心生不虞,反而個個對德仁太子更加崇敬。
數息之後,德仁太子抬起了頭,雙目之中再次展現出嗜血之意。
“登陸,兩個時辰之內,我要在四明城的城樓上,品茗!”
一個頭戴鬼面,揹負雙刃的武士半跪在德仁太子的身前,“哈依!”
……
因為戚元敬的存在,倭寇已經有兩年未曾劫掠越州沿海的郡縣。大批倭寇的到來,讓四明郡守有些猝不及防。
“廖都尉,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廖泉,四明郡都尉,四明郡的最高軍事主官。
“李大人,四明城內有城防軍兩千人,民兵團練三千五百人。”
四明雖然是郡城,但是地處沿海,少有戰事,之前有戚元敬和俞志輔的兵馬在,倭寇根本沒有機會襲擊郡縣,這使得郡縣的守備變得鬆弛。
林林總總加起來的五千兵馬,想要抵擋住倭寇,簡直是痴人說夢。
不過這位李大人卻沒有退縮,反而說道,“本官的郡衙內尚有衙役百二十人,六扇門在四明郡中也有不少高手,咱們依據城牆而守,或許能抵擋些時日,等來援軍。”
戚元敬的鎮海軍已經北上揚州,此時的越州中只有俞志輔的機動兵力,也不知道能不能撐到俞志輔來援。
兩人正談話間,一個身披黑色勁裝制服,袖間有一長一短兩條紅槓的男子按刀來到兩人身前。
“卑職,四明郡六扇門支部總捕頭顏世昭,見過李大人、廖都尉!”
六扇門支部總捕頭,享受朝廷從七品待遇,但是和一郡都尉、太守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當然李郡守和廖都尉也沒有拿大,他們雖然官位比顏世昭高,但對於顏世昭並沒有直接統轄。
六扇門一向是垂直統轄的,編制也是獨立的。
“顏捕頭,我剛剛才和廖都尉說起你!如今倭寇來犯,還需要你們六扇門的高手鼎力相助啊!”
顏世昭聞言卻搖了搖頭,就在兩人疑惑之際,顏世昭開口道,“我們六扇門在四明港口的眼線飛鴿傳書回來,這次來襲的倭寇,至少有兩萬人,四明可能要守不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