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靖軍的戰馬一同渡河,相比於人,這些北境牧場生產的戰馬耐寒性可好多了,這個程度的河水對於戰馬來說,並無太大的問題。
十萬平靖軍開始陸續地渡河。
白溝河的兩岸,有平靖軍的遊騎驚哨巡邏,這是大周軍隊在作戰之時通行的做法。
在戰場附近五里範圍內佈置少量遊騎驚哨,這些遊騎驚哨遊弋在戰場之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大軍作戰之時被偷襲。
當然這些遊騎驚哨同樣也有監視是否有逃兵的作用。
前軍已經渡過了白溝河,隨後趙天麟親自率領中軍開始渡河,一切比想象之中的還要順利,小半個時辰之間,已經渡過了七萬兵馬。
暫時沒有一個人因為河水冰冷出現非戰鬥減員。
就在中軍剛剛渡過白溝河之後,趙天麟似乎聽到了有什麼東西從上游奔騰而來。
他雖然年邁,但是武藝在身,聽力還是要勝過一般人。
趙王的騎兵就算到了又如何,現在平靖軍已然有七萬兵馬渡過了白溝河,列陣而戰,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但很快,趙天麟就發現,來的不是人……
——
平靖軍大營之中,趙武一直遵守趙天麟的命令領著十萬大軍守營,並作為大軍的後備力量。
雖然看著人不少,但真正的御林軍、龍武軍精銳都被趙天麟帶走了,這十萬大軍有八萬人是各地的備操軍和城防軍中抽調的二線兵馬,戰力完全不能和天子六軍相提並論。
就在趙武心憂戰事之時,他發現地面開始微微震顫了。
他立時伏地而聽,聲音清楚地傳入了耳中。
騎兵,大隊的騎兵正在向此地靠近。
聲音越來越響,人耳已經可以聽到。
如雷的蹄聲在濃密的白霧之中異常震撼,彷彿有什麼不知名的怪物正在逼近。
不用遊弋在大營外的斥候稟報,一直待在大營中的趙武早在感到大地有震顫的時候就知道有大隊敵軍來了。
平靖軍的主力騎兵此刻都在白溝河旁,根本不可能在此刻回營。
一切就像趙天麟預料的那樣,趙王確實派出了騎兵繞行偷襲,趙武的臉上沒有絲毫的驚慌,他們早就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雖然冀州多平原,地形平坦,但趙天麟的紮營之處卻是依靠幾座相連的起伏山丘構建而成。
這是他結營壘寨的老習慣了,
二十萬武人的大營綿延近十餘里。大營坐北朝南,分東南西北四座分別又互相連線的大營,四座大營正中是中軍大營。
中軍大營前方是個巨大的校場,校場前方百步就是大營寨門。大營正面密佈著密密麻麻的陷馬坑、拒馬樁等物,僅僅有營前一條十餘丈寬的大道以供進出。
若是趙王的騎兵敢無腦強攻,那這座營寨就會成為他們的葬身之地。
趙武剛剛讓大軍做好戒備,就有一隊騎兵衝破白霧出現在了趙武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