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聞言,只是微微一笑,合上的摺扇輕擊手掌。
“諸位大師!楊某一直有一個問題,今日得見各位大師,希望各位可以回答一下。”
“一個凡俗之人,如何才能修持成佛?!”
了凡天真爛漫,雖然不知道楊清源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他,“為修持成佛當發殊勝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楊清源莫名一笑,“佛說普度眾生,為何善人苦苦修持,一世,十世,卻不上不得靈山,修不得佛陀果位,這為何故?”
】
“有心向佛者,處處皆是靈山,一心修持,終有成佛之日。”一旁的秦夢瑤出言道。
“這個姑娘說的有好道理啊!卻不知,像我這樣滿手血腥、殺人無算的惡人,如何成佛?”
“……”
在場都是修佛之人,怎麼會不知道楊清源話中的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好人成佛,就要修持己身,歷經劫難;惡人成佛,卻只要放下屠刀。
這是鼓勵大家都去做惡人嗎?!
就在眾僧一時語塞之時,師妃暄開口道,“那請教楊侯,是讓一個善人持心修行難,還是讓一個惡人放下屠刀難?!”
“你倒是有幾分急智,所以佛教的意思是,成佛就看難度嗎?!”
楊某人繼續偷換概念。
楊清源在藍星的時候,可是東南西北財政政法大學辯論隊長,而且當時年少輕狂,不喜歡穩紮穩打的氣宗論據派,反而最喜歡的是劍走偏鋒的劍宗技巧派,成體系的辯論技巧可不輸這佛門鋒機。
楊清源的反問讓師妃暄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成佛也不是考試,比的是誰難度大,楊清源說的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楊清源隨即不給眾僧思考的時間,繼續追問道,“敢問眾僧,眾比丘,何為佛?!”
在場都是修佛多年之人,這點理論知識還是有的。
秦夢瑤出聲答道,“佛是智慧,是德行,是慈悲,你是佛,我是佛,眾生皆佛,佛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隨著雙方的辯難,淨念禪宗越來越多的弟子圍住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