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現在還能確認血河宗到底在中原滲透了多少?
不過看蜀中唐門的情況,血河宗顯然是對中原賊心不死。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因為地理原因,蜀中武林與中原武林交流不算密集,而蜀中距離南境又畢竟近,所以血河宗選擇了先對蜀中動手滲透。
不管如何,在大周境內,肯定還潛伏著血河宗的人,血河宗主身死的訊息傳出,這些隱藏的血河宗弟子,便可能會露出馬腳。再不濟也不敢輕舉妄動。
有了楊清源的加持,這些捕快的行動更快了!
現在不過是十月,江南地區照理是沒有冰的,但是架不住楊清源和大理寺令箭的威力。
這裡是江陰縣的地界,江陰縣令聽聞此事,立刻發動江陰富戶,捐出了一大堆的冰塊。
葉劍寒找了一輛馬車,帶上了這具疑似血河宗主的屍骸返回金陵。
……
——
燕城,趙王府。
趙王朱楷,顯得有些焦慮。
之前楊清源弒君扶十三上位的時候,朱楷就想過起兵清君側。
但是,當時他才剛剛吸收了後金的諸部,尚未整合力量,只有五成的把握。他想著將這部分後金的部族,擇其青壯,編練成軍,再起兵也不遲。
趙王朱楷,實為軍事奇才,沙場名將,在他的調教下,這部分後金青壯與趙王府原本的騎軍混編,以趙王的練兵之法,操練這些原本便精於騎射的後金青壯。
其戰力可以說是呈直線飆升。
即便是天策軍中的踏白營這樣的“天下名騎”,趙王也有信心一決高下。
原本趙楷以為,十三得位不正,群臣必然不能心服,就算給他三年時間,也未必能收拾朝局,掌握大權。
沒想到,十三上位之後,他直接選擇了“擺爛”。
十三,也就是現在的麟德天子,完全沒有進行政治鬥爭的意思,反而將治政要事完全放給了內閣。自己則是牢牢抓住了天策軍、御林軍為首的軍權。
有著楊清源這個軍方聲望第一人,兼天策軍準女婿的支援。
御林軍、天策軍自然是緊緊團結在麟德天子的身周。
隨後,西域神策軍、南境神武軍也都先後遞交了效忠麟德天子的奏摺,至此,大周尚存的四大野戰軍都效忠十三。
而治政之事,內閣之中,人才濟濟。
內閣首輔錢牧謙,為浙黨黨魁,桃李滿天下,由他坐鎮全域性。
而具體政務,大學士王華總攬,此人乃治世之才,在姚節、李尋歡、陳訥言等一三系的配合之下。
大周府庫充實、四海昇平、河清海晏、幾至太平。
國力甚至已經向著太宗年間靠攏。
在這等經濟基礎之下,軍力也開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