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四十三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三章 (1 / 5)

第843章

這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上次發生這種情況,還是在上一次……也就是楊清源在嶽王廟中,或於師贈予湛盧,湛盧認主的那一次。

湛盧劍中的儒家浩然之氣自動融入楊清源的經絡之中,使得其原本的道門武學根基變化,以道為基,以儒為皮。

在融入的同時,也讓楊清源的修為根基更加紮實。

但開始這不是楊清源自己的意願,而是湛盧劍認主之時的附增。

而現在,這一幕又出現了,只不過贈予者不是湛盧劍,而是老和尚。

佛門真元浩大醇厚,在這一點更深道儒兩家。

雖然佛道兩家的鬥爭持續不斷,還相互貶低,比如在朝廷的滅佛運動中,道門乘機改佛門十八羅漢為十八賢士,並使得他們梳道髻戴高冠。

佛門也是不遑多讓,在民間散播的故事中,反派基本都是跛腳道士,癩頭道士。

雖然雙方爭鬥不休,但這長時間的爭鬥也代表了雙方在某種程度的勢均力敵。而且雙方之間,不是道門和佛門的鬥爭,都是道教和佛教的鬥爭,其核心不是理念之爭,而是信仰之爭。

空無和尚的琉璃光佛身化為的真元開始融入楊清源的道、儒之基。

佛門功法亦有其神妙之處。

楊清源體內的先天真元也開始異變,佛門之淳、儒門之正、道門之玄,三家真元的特性開始被楊清源先天無極功融合。

但也僅僅是開始,停不下來的開始。

楊清源此時就算不願意也沒有辦法了,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將這三門的真元完美的融合統一。

儒釋道三元歸一的人,不是沒有,比如說上古時代的亞聖荀況,比如前代的大儒朱晦庵,又比如張老道,還有未來的小王同學。

這些人都做到了儒釋道三元歸一,但這些人也都被尊為紅塵中顯聖的聖賢。

三家學說融於一體,說來容易,其實是件極其麻煩的事情。

不僅僅是內力上的,更是術的借鑑,法的融合,道的同歸。

一個不好,這三家的真元便會打起來。

這是楊清源的挑戰,也是他的機遇所在。

三元歸一在理論是可行,也有人走過前路,但到底該怎麼走,這是楊清源現在需要思索的問題。

好在楊清源的腦海中有海量的書,幾乎等同於半個同文館。

三教初遇之時,也並不和諧,特別是在東晉六朝兩三百年間,儒、釋、道三教相互辯難、攻擊、詆譭,激烈程度幾乎到達了頂峰,但即使如此,也多以三教“均善”,孔、老、釋均為聖人之三教調和論為開端。

這是三教思想碰撞的中心。

儒、道、釋各派之間雖爭高下,討論功能之異同,甚至詆譭中傷,但終能以“文”相交,而可不訴諸暴力,不致發動宗教戰爭。這和某個叫耶路撒冷的地方可是大相徑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