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清源的安排之下,大理寺保留了抓捕和判決之權。原本是想把抓捕之權也分離出去的。
可現在的大理寺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理寺,還負責著制衡江湖,而且在楊清源的指導思想之下,幹得還不錯。
現在的大理寺在江湖上已經是一塊金字招牌了,甚至江湖中人有了矛盾,會請大理寺的人居中調停,判決對錯,這就是一個好的趨勢。
江湖一直會存在,但是必須保證其可控性。
所以楊清源在保留大理寺判決之權的情況下還保留了抓捕之權。但審訊之權和複核之權分離到了刑部手中。
由大理寺完成抓捕之後,交由刑部審訊。待刑部審訊完成之後,再押送回大理寺,由大理寺判決自罪,隨後再交刑部,待複核無誤之後,才能執行。
大理寺和刑部相互制衡,各自監督,可以在現有體系和侷限下最大限度地保證司法的公正。
同時楊清源還將宋惠父保舉為檢校刑部侍郎。
刑部現在已經半癱瘓狀態了,原本刑部是先厲帝掌控最強的一部,剛被流放崖州的刑部尚書曹守正是厲帝的親信,也是楚王和於延益兩大冤桉的主謀。
而刑部近八成的官吏都參與到了兩大冤桉中,被登基之後的十三清洗了個遍。
現在的刑部就剩下一個空殼了!
而新任的刑部尚書王華雖然尚未正式入閣,但已經在武英殿中處理事務了,只能資歷到了,就廷推入閣,根本沒有精力去管刑部。
所以眼下的刑部就是個空架子,連基本的執行都在艱難的保證。
這才有了楊清源保舉宋惠父之舉。
宋惠父本就是大理寺丞,五品官,這些年兢兢業業,功勞不小,又是楊清源的嫡系,也就是十三的嫡系。
這麼一想升個四品就合理了!
類似這樣的動作有很多,比如天地錢莊的賬目交給小九監管。
御林軍的指揮權暫時交給了平陽女侯曹雪陽。
十三登基之後,楊清源就離京,這是他給百官的承諾,也是他們支援十三登基的原因之一。
楊清源以後可以回來,但現在必須離開。
五月初五,端陽節。
端陽源於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
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
民間於此日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而楊清源也在這一日離開。
神都城外,楊清源的好友匯聚於此,人數最多的就是一三系的舊友。
原本這些人就都是骨幹之才,永安十三年更是被好事之人稱為五百年來科舉第一榜。
一甲和二甲前三十,幾乎個個都是才學過人之輩。
比如新上任的檢校刑部尚書王華,剛剛升官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養馬歸來的太僕寺卿陳訥言,通政司左通政姚節。
個個都是朝中新貴,年紀最大的陳訥言也就四十二歲,但已經官居從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