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六百八十七章 朝堂之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七章 朝堂之上 (2 / 6)

朝中的清流,有部分就是宋問嚴此時的心態。

君為臣綱,就算主君有天大的謬誤,你也不該弒君犯上。

清流言官,在道德水平的要求上,相對於濁流、武勳,要高出一大截。

到現在這種時候,濁流、勳貴可以將腦袋埋進沙子裡,而一向是正人君子人設的清流們,必須要向前了!

朱瞻坤殺於延益的時候,他們或許不敢和朱瞻坤硬頂,因為朱瞻坤是天子。

可現在面對楊清源,他們就沒有太多心理壓力了。

不少清流在沒有串聯的情況下,做出了同一打算,怒噴楊清源。

殺皇帝易,聚人心難。

這是楊清源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朝中官員的輿論衝擊。

六部官吏,也走了出來,他們到不像是清流,他們是事務官,一般情況下,幹好自己手中的活才是第一位,和翰林、御史是不同的。

六部中人最擔心的,便是朝廷的運轉問題。

楊清源弒君一事,短時間內想要解決,難!難!難!

那麼中樞便會亂作一團,而六部作為朝廷政務的執行機關,必然壓力大增。

而皇室子弟,也紛紛出府,大周不過歷經三朝,皇室宗親並不算多。

太宗文皇帝子嗣不旺,大多是太祖的其他子嗣及後人。

皇位自然是與他們無關,可他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楊清源篡權奪位。

再有便是舊武勳集團的那些人,他們也分為兩派。一是反對派,以普定侯陳環和東川侯胡斌為首,沒錯,就是一死一成擒的那倆。

另一夥是開國四王為代表。四王世襲罔替,與國同休。極少參與到朝中政務當中。他們對於朝廷怎麼處置楊清源,或者說誰當皇帝,其實興趣不大。只是希望朝廷早點穩定下來。

至於為什麼沒有支援楊清源的?!

楊清源是新武勳集團的代表,還曾經在漕運案中打壓舊武勳集團,誰會閒著沒什麼去支援他啊!?犯jian嗎?!

中山王府:好像有被冒犯到啊!

朝中重要的勢力基本都在這了。

好像就新武勳集團沒有出場,因為神都之中新武勳集團的人都跟著楊清源造反了,現在正在各司其職呢!

無數的官員向著皇城趕去,或許他們對於昨夜的兵變心中尚存畏懼之心,但是畏懼不代表他們會向楊清源妥協和屈服。

……

四月十四,時值初夏,上午的陽光之中已經帶上一分炎熱之氣。

昨夜戰鬥留下的痕跡,仍然存於神都之內,雖然在御林軍盡力清掃,但是街巷坊市之間,尚能看見刀痕箭跡,甚至還有未來得及清洗乾淨的血跡。

皇城之中氣氛,極度的壓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