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戰的眾人只覺得兩道虛影不斷變幻身形,在場之中也只有柳望舒等寥寥數人,才能看得清身影。
金世遺的劍招古拙深厚,用的是天山派的大須彌劍式,以重,拙,大為要旨,攻守合一,變化繁複,每一招每一式都是無懈可擊,這是金世遺的武功根基。
百招之後,楊清源劍法一變從綿綿不絕也變得厚重如山嶽。
五嶽支天劍,這是楊清源學五嶽劍法,觀五嶽山勢所悟出的劍法,五行屬土。劍意重如山嶽,厚德載物。
兩人的劍招一同慢了下來,但一招一式皆是攻敵之必救。每一劍斬出,似乎都是勢不可擋。
即便是觀戰的眾人也能直觀感受到劍法之中的威力。
又是百招之後,金世遺的劍法先變,劍光驟然暴漲,結成了一個個的光環,向外擴張。
這金世遺自創的金家劍法之中的大周天劍法,採天山劍法和西方魔教之所長。
楊清源見狀,也是劍法再變。
原本厚重如嶽的劍法突然圓融如意,道法自然。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劍法之中的自然之意和劍靈方寶玉的悟空劍法就幾分相像。
這是楊清源自創的第一套完整的劍法,以武當劍法為基礎,以水為劍意,取名落霞流渚劍。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
任由金世遺的大周天劍法如何的玄妙,但對於落霞流渚劍在說,都沒有意義。
本就不爭,你的劍法劍意在厲害,又能如何?!
戰至此處,雙方已經在短時間內交手數百找,金世遺也不得不讚嘆道,“難以想象,伱這樣的人,竟然能用出如此的劍法。”
這話,就聽得楊清源不樂意了,什麼“叫我這樣的人”?!
雙方交手至此,金世遺心裡已經清楚若是單以劍法劍意而論,他是難以壓過楊清源的。
楊清源在江湖上被人稱為清源劍君,雖然目前雖然還不在天機樓的名劍詩中,但其原因並不是楊清源不夠資格上榜,而是因為天機樓還沒有重排天下劍客,而楊清源又是官身,恰好不願意上榜。
否則,單憑風清揚和顧道人已經敗在他的劍下,楊清源又怎麼可能在劍詩榜上無名呢?!
金世遺心中一嘆,不成想對付一個小輩,竟然不能以劍法劍意勝之,這對於金世遺來說無疑是失敗的。
不過他本是心性堅毅之輩,又怎麼會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煩惱。
“劍出天山!”
金世遺一劍斬出,天地元氣隨之而動,這就是法天象地之威。
而金世遺便是老牌的法天象地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