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一層,楊清源在宮門校尉的眼中已經不是人形的,而是一條行走的升遷之路,這還能不上去踩兩腳嗎?!
這才有了鎮守宮門的皇城禁衛軍校尉想要下楊清源的劍這一幕。
面對眼前這個校尉的刻意為難,但見楊清源看了禁衛軍校尉一眼。
“你要下我的劍?”
城門禁衛軍校尉雖然不是楊清源麾下,但是他手下的禁衛軍有六成都是從原本的晉陽軍中調防的。
在晉陽軍中,楊清源的威望已經到了朱瞻坤難以想象的地步。
校尉的解劍之語出口後,楊清源只是看來他一眼,就感覺後背被數十道目光給盯上了,如芒在背。
校尉感覺自己草率了,不過是要解個劍,怎麼就被自己的手下盯上了呢?!
不過楊清源臉上面無表情,心中卻是一樂,朱瞻坤選的什麼豬隊友啊?!這時候還敢給自己上眼藥,這不就是挑起軍中士族的怒火嗎?!
要知道現在的御林軍中有七成是從天策軍和晉陽軍中的舊部,不管是以大義壓之,又或是明升暗降巧取豪奪,朱瞻坤最終還是將這種部隊捏在了自己的手裡。
對於楊清源在軍中的威望,新君朱瞻坤當然也知道,但是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從外軍之中調遣兵馬來充實京畿防務。
擇善戰之軍調防京畿,這也是太祖高皇帝留下來的規矩。
其目的是加大軍隊的流動性,防止某個將領統領某隻軍隊的時間過長,導致軍隊變成他的私軍。
但是北境能戰精銳,就剩下晉陽軍和天策軍了。
原來的龍武軍和御林軍被後金打殘之後,被於延益配合備操軍重新整編成了晉陽軍。
想從北境抽調精銳充實御林軍,要不就調天策軍,要不就調晉陽軍,朱瞻坤沒得選。
當然南境還有神武軍,西域還神策軍。
但是南境西域皆不平靜,而且路途遙遠,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邊境大亂。
朱瞻坤雖然和楊清源、於延益一系完全對立,但也是要考慮自己的皇位能不能坐穩。
楊清源和宮門校尉微微僵持了片刻,就在冷汗浸透了宮門校尉的衣衫時,楊清源解下了腰間的湛盧劍,遞給了宮門校尉。
然後便一言不發地進入了宮城之中。
宮門校尉看著手中楊清源解下的佩劍,心中大呼,賭對了。
這下可是狠狠地落來楊清源的麵皮,得勝歸來又能怎麼樣?還是得乖乖地交出自己的佩劍。
若是將此事被天子知道,就算不能算功勞,也絕對是為天子出了一口氣。
在皇權至上的年代,天子的讚賞,比任何的功勞都管用。
就在宮門校尉美滋滋地做著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美夢時,完全沒有注意到他身後的御林軍將士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