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子能收服楊清源留下的大理寺,將一三系的英才分化,打壓收買,最終收為己用。
那便說明,太子卻有帝王的胸襟和手腕。
之前的錯,周帝也可以原諒。
為帝國挑選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比什麼都重要,那個時候,楊清源,王華和李尋歡也就不再重要。
但是太子沒有完成這個考驗。
他不僅僅完美地引起了大理寺的敵視,而且繼續打壓一三系,不僅僅將京城之中最後的一三系官員貶到了楚州,如果還讓麾下官吏繼續彈劾一三系的人。
朝堂之上大多數的大臣都不服他。
都察院不用說,自家的左僉都御史李尋歡日常被太子黨的人彈劾,這讓都察院怎麼能忍?!
都察院不能說上下一條心,但是向來都是我都察院彈劾別人的,你們一天到晚盯著我們都察院的三把手不放,想幹什麼?!
要不是都察院正程青松攔著,彈劾太子麾下官員的奏章早就堆積成山了!
論噴人,都察院什麼時候怕過誰?!
甚至連諸位閣臣對於太子的態度也不算太好,如今二閣四殿共有五位大學士。
除了有名無實的東閣大學士投靠了太子之外,剩下的四人。
文淵閣大學士錢牧謙,天下文宗,禮部尚書,禮儀修養那是沒話說的,但這一個大儒,看見太子就來氣。
一三系的官員都是他的學生,沒犯什麼錯就被一一貶出京城。相當於錢牧謙最得意的一代弟子差點全被霍霍了!這怎麼可能給太子好臉色?!
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現任閣殿首輔於延益,為人正直,太子伏殺楊清源的事情就是他查的,這個時候,於延益對太子好感基本就為零了。之後太子的胞弟還草菅人命,太子還打壓意欲伸張正義的楊清源,以於延益的性子對於太子的好感度基本是負數了!
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這是一個老狐狸,態度曖昧不明。
唯一一個和太子關係還算不錯的,是建極殿大學士李宏毅,還是因為晉陽之戰期間,太子監國,在政務上和李宏毅配合得不錯,這才有些好感。
這離譜程度,用一個想象的比喻,就相當於周帝讓太子在試卷上答題,太子不僅不答,還撕了試卷,將其中兩個監考老師打了一頓。
當然即便是如此,周帝也沒有廢太子。
因為廢太子,可不僅僅是廢了他的繼承皇位的權利,更是預定了他的非自然死亡。
前漢孝景皇帝的太子劉榮,前隋高祖文皇帝的太子楊勇、前唐太宗文皇帝的太子李承乾、前秦一世皇帝的太子扶蘇。
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擺在周帝的面前,廢太子幾乎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對於繼位的新君來說,殺死廢太子,才算斬草除根、永除後患,才能杜絕其及黨羽東山再起的機會。
所以廢太子的詔書,就相當於殺太子的詔書。
就算太子再怎麼混賬,那也是周帝和他最愛的女人先孝端皇后的親骨肉。
周帝再怎麼英明,也是一個父親,如何能狠下心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