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於之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於之會 (1 / 5)

楚王和於延益站在沙盤之前,眉頭緊鎖,大部分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可面對剩下最大的問題卻是一籌莫展——此刻兵力嚴重不足。

原本今上就與先皇不同,先皇開疆拓土,今上休養生息。

先帝在時,雖然盡力降低賦稅,但是出征作戰的徭役不可避免,使得民生疲敝。

為了減輕天下百姓的負擔,緩解財政壓力,今上主動棄守了邊關附近沒有價值的土地,削減了邊境的防守壓力,並重新整編各路兵馬,將原本的天子十二衛及其他軍馬整編成了天子六軍。

裁撤老弱病殘,發放補貼、農具,幫助其開墾土地,使得其能有口飯吃。

此舉大大緩解了大周在軍費上的開支,讓財政可以更多地傾斜向興修水利,修整馳道,改善民生。

從這一點來看,周帝確實有愛民之心。

旁者不論,光是棄守關外部分土地,就足以讓他背上一個“功在當代,罪在千秋”的罪名。

自周帝施政以來,百姓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大幅提高,卻有太平之相。

而邊境的兵力雖然削減,但是由於六軍整編之時皆是從原本軍隊之中挑選的精銳,雖然在兵力上雖然在主動出擊時略顯不足,但是防守關隘已經足夠了。

但是幽州一戰,龍武軍和御林軍的精華被盡數葬送在土木堡。

朝廷北境,除了被大乾鐵騎牽制的天策軍,再無可戰之兵。

於延益不得已,才從荊楚兩州,調來了備蠻軍和備操軍。

雖然於延益手裡有十八萬人馬,但其中十萬人都是預備役的軍隊,戰力相當的一般……

還有八萬人中,六萬人是從土木堡退下來後,收攏的殘兵,士氣不振,此刻畏戰情緒高漲,不復之前的戰力。

在十八萬大軍中,真正能和後金打野戰的,也只有兩萬神武軍的精兵。

然此刻幷州的北部防線最為重要,這裡是天策軍重要的後勤通道,於延益幷州北部三郡部署了八萬人。

南部兩郡則部署了三萬五千人。

真正能夠用於晉陽防線的只有不到十萬的兵力,還需要分出兩萬作為機動部隊,支援南北。

晉陽九門能分到的兵力,一個門不到一萬人。

而最能打的神武軍,於延益只留了八千人,剩下的一萬二千神武軍精兵都被安排在了幷州北部三郡,防止後金從背面偷襲天策軍。

別的事情,於延益都可以想辦法解決,比如糧草問題。

晉陽府雖然是幷州治所,但是其城中糧草卻不多,而潼關附近卻有京畿五大糧草之一。

情況危急,朝廷也來不及徵調民夫徭役,來搬運糧草。

於延益便令工部、戶部收集城內所以車輛,令人集中至糧倉之旁,令所有經過潼關前來支援的兵馬化身運糧軍,一舉解決了存糧不足的問題。

但是這兵馬,於延益是真的沒辦法。

畢竟他不可能變出上萬活人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