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否認了狄知遠的第二個觀點。
“我覺得第二種可能性不大!”
狄知遠高估馮虔了,要想完全猜透狄知遠、宋惠父、楊清源三個推理高手的心思,從而反其道行之,這是何其困難的事情?!
單純的心理博弈永遠是最不可預測的,你永遠無法確定,你的對手在想什麼?!很可能一杯茶之後,他就改變了主意。
三年前的糧倉案中,楊清源為了找到糧食的所在,就曾冒險預判了安世耿的心理。
但是當時的楊清源,手握姬瑤花這個暗子,可以誘導安世耿的判斷,而且即便失敗了也沒有什麼損失。
但是今日的馮虔不一樣。他的心理博弈一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一套操作下來,只能證明玉墜和扇子是一對的。
雖然他的行事不合邏輯,會讓楊清源三人疑惑,但是三人行事講求的是證據而不是邏輯。
李守一案,在邏輯上早就出現了破綻,但是楊清源三人還是等到真正證明本案有問題的證據出現,才正式確認李守案誤判。
沒有證據,只有推理分析,那也不過是合乎邏輯的主觀臆想罷了。
“先不想這麼多了!?對比一下這摺扇上的指紋,就能知道。”狄知遠和宋惠父也點贊同,推斷再多,也沒有證據來得有說服力。
楊清源將顯紋粉散在了摺扇之上,粉末在楊清源真元精準的控制下,遍佈整個摺扇。
毫無意義,楊清源成功地在摺扇之上找到了兩枚拇指指印。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兩枚指印卻和扇墜之上提取出來的完全不一致。
“結果怎麼樣?!”
一旁的宋惠父和狄知遠在明亮的光線下,難以看清顯紋粉發出的微光,只能等著楊清源的結果。
“奇怪了!竟然不是他!”楊清源回答道。
“不是馮虔?!”
這下宋惠父和狄知遠也是疑惑不解了!
“難道這玉扇和扇墜不是同一個對?!只是材質相近?!”
狄知遠剛剛提出這個觀點,就被宋惠父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