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之上,所有有過口供,指認過李守的人,在李守案件審結、被斬之後,就陸續死亡了。
“胡大人有沒有感到很好奇!?”
“好奇什麼?!”
胡云冀不明白楊清源的意思,“好奇這個叫李守的人,到底長成什麼模樣!?”
胡云冀面色微變,立刻從楊清源的手中接過卷宗,仔細翻看了幾頁。
隨後,胡云冀才不確定地問道,“有人李代桃僵?!偷換死囚?!”
這個想法楊清源也曾有過!但很快被否決了!
在斬首行刑前留下的指印和李守在院試時捺下的指印,經過對比,可以確認的確是李守本人無疑。
由此可見,問題還是在案件本事,而不是在後續的執行環節。
這次來見胡云冀,楊清源可以說收穫頗豐,目前可以斷言,這個李守和劉小姐確實認識,而且關係很親密!
大周雖然民風開放,但是能在畫展之上把臂同遊,執手相牽的,你要說是普通朋友,這還真的很難解釋通。
如此也算是得到了不小的收穫。
在李守被斬首之前,還是有不少人證見過李守的,只是在此之後,所有見過李守、熟悉李守的人才一個接著一個死亡。
所以在李守死之前,幕後之人是需要這些人的,但是當案子審結之後,這些人一個個死去了。
這說明,在此之前,兇手需要他們活著作證。
而在李守死後,他們的價值沒有了,活著只能成為隱患。
楊清源開始的時候,懷疑過,幕後之人是不是買通這些人做了偽證,所以事後才要殺了。
但是這個念頭隨著死者的增加,被楊清源否決,用這麼多人作偽證,不是在陷害別人,而是在陷害自己。
這其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大的。事實依舊藏在了迷霧之中。
“胡大人,此案卷可以謄抄一份借我研究嗎?!”
胡云冀猶豫了一下,正常情況下,這種案卷是不能借外人查閱的,更不能謄抄副本。
若是被上官發現,必然會受到責罰!
但是胡云冀想了想自己的上官!
左僉都御史李尋歡!都察院的四把手!
那沒事了!楊清源就算把都察院的門拆了!估計李大人都不一定會讓他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