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我此來只是來借閱翰林院中的書籍。”
柳、王二人都是難得學問大家,柳學士擅長明算之道,乃是翰林院中算學第二人,兼任戶部的算學顧問;
王學士擅長工術,是建築學專家,工部之人常來向他請教,二人皆是翰林院中的佼佼者。
“楊學士這是哪裡話,左右不過是本書,早早跟我說一聲便是了!難道我還能找不到嗎?!”
楊清源於柳學士有半師之誼,特別是體系完善的方程之法,讓柳學士佩服不已。
“難不成如今楊學士升遷了,反倒是看不上我等昔日同僚了!”
柳學士忍不住打趣道。
不過,這也是柳學士和王學士一直沒有任實職的原因,二人雖有高深才學,卻不善交際世故。
比如剛才柳學士打趣的一句,若是換個人,怕是覺得柳學士嫉妒楊清源的升遷,暗中譏諷。
也就是楊清源與他相交甚篤,又是藍星人的心性,才不會見怪。
楊清源笑著解釋道,“倒不是我不信你們,只是今日所查之書,應當是藏於山海館中,我一時間也沒有頭緒,否則必然不會客氣!”
在聽到山海館的名字之後,柳學士和王學士才知道楊清源為什麼親自前來。
山海館中的藏書包羅永珍、醫藥陰陽,星象占卜,各類雜學凡是不能明確分類的,盡藏於山海館中,其中藏書之眾,冠絕翰林院諸藏書樓。
想要在其中找某一本書,猶如大海撈針,絕對是一件體力活。
三人又閒聊一陣,楊清源便告辭道,“今日職責在身,聊不痛快,待到年末,休假之時,我做東,請諸位翰林院的同僚把酒言歡。”
“那便一言為定!反正我等幾個的俸祿是不夠出錢的……哈哈哈!”
隨後楊清源便辭別眾人來到了山海館中。
“吱”一聲,山海館的大門在兩個侍衛的奮力推動之下開啟。
山海館佔地近五百畝,其中藏書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已是非同小可,但是這個形容詞在山海館的面前,卻顯得無力形容。
“楊學士!可需要燈籠!?”
藏書之地,最忌明火,故而所有的藏書庫晚上都是不點火的,而翰林院中所有的燈籠、燈罩也是用的防火之材。
“不必了!今日多謝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