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會胡攪蠻纏的劉既白,褚恭和身邊好友簡單閒聊之後,有了新的靈感。
相互交流原本就是常有之事,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算犯規!又沒有代寫!
褚恭瞬間文思泉湧,手中狼毫一揮而就,不過半炷香的時間,一首五律已然完成。
“何處秋風至?蕭蕭歸雁哀。
瀕臨洞庭水,獨登岳陽臺。
悠悠寂寥心,憔悴隻影衰。
家國何所報?月下影徘徊。”
詩畢,眾人細品。
這一首詩作比褚恭之前所做,高出不知多少!?
這才是越州解元真正的實力嗎?!
一首五律,將褚恭初秋之時,登高思慮,憂國憂民的心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瞬間將秋意高度昇華,自古秋心拆兩半,秋季和憂愁總是被人聯絡到一起。
“好!褚解元此詩上佳!”
這次發言的並不是之前一直擔任捧哏的小弟,而是一個京城才子,有舉人功名,在神都之中素有才名,也是準備明年春闈之時爭個功名。
剛剛他對這個越州解元還不屑一顧,以為其才華不過爾爾,但是此詩一出,立刻讓他正視褚恭這個對手!
“自秋風上升至國愁,褚兄的高度才是我等年輕人該有的高度,心憂家國,待到我等得以一展才華之時,比為民福祉!”
這般思想正是大部分年輕人的思想。
就連二樓的劉賓聽完之後,也細細品味,道一聲,“不錯!確實好詩!”
一州解元有此詩才,已是難得!
楊清源在三樓之上聽完此詩,瞬間一笑!
隨後提起一旁的一支兼毫落筆書寫,數十息間便書寫完上下兩闕,然後交給了青蕪院主。
接過楊清源的詩稿看後,青蕪院主忍不住撲哧輕笑。
“楊大人可真是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