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劉既白一邊啃著雞腿,一看變得津津有味。
他雖然是紈絝子弟,不通詩文,但他喜歡看熱鬧啊!
劉既白拍了一下自家老子的肩膀,“爹!你說這誰會贏啊!?”
劉賓已然有些習慣自家兒子這沒大沒小的模樣,沒好氣地說道,“褚恭畢竟是越州解元,越州自古便是科舉大州,才子無數,能從越州脫穎而出成為解元,褚恭必然有其真才實學。”
“若是其他幾題到還自罷了,但這一題是為父所出十題之中,最偏門的題目,常人甚至連出處都不知道,又該如何答題!?”
劉賓顯然是看好褚恭。
世家藏書,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劉既白當場就和劉賓唱反調,“那我就看好青蕪院主!就憑院主這聲音!實在是太好聽了!纏綿入骨!餘音繞樑!肯定輸不了!”
劉賓沒好氣地白了自己的傻兒子一眼,不屑說道。
“一介商賈女流能贏越州解元?!這要真的能贏,以後我叫你爹!!”
劉賓早就看穿了這場文比,這大機率就是青蕪院的一種宣傳手段,估計還可能和褚恭達成了私下的協議。
褚恭可以因此宣揚文名,青蕪院也能收穫文人才子中的名聲,雙方各取所需!
這種小伎倆,劉賓自認為見多了!
“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語出《浮生六記》,褚恭家中藏書萬卷,自然是看過的。
頓時,褚恭文思如泉湧一般,下筆如有神!
但《浮生六記》只是一個書生的自傳散文集,流傳不算廣,一般人甚至不知道此書。
褚恭也是閒時無聊,隨手翻到的,他就不信青蕪院主這等女流之輩,也會看此書!
三樓之上的屏風之後,青蕪院主素手磨墨,紅袖添香。
楊清源卻無語中,這代寫連字都要自己寫,這也太真實了!青蕪院主連抄一遍都不願意,這就離譜!
青蕪院主看著楊清源書寫,傳音道,“沒想到楊大人還能些這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妾身倒是小看楊大人了!”
楊清源平日都是以行楷書寫,有又喜好瘦金體,故而因此成名,但是這不代表楊清源不會用其他字型。
有深厚的書法功底在,再加上楊清源對於自身肌肉真元的絕對掌控,變幻字型不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不僅僅是楊清源,包括江湖上大部分的元化境高手,雖然其中有些人是半文盲,但只要經過簡單的練習,都能寫出一手好字!就是如此的真實!
元化境的數量,和進士相比可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