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此時的並、幽兩州已自顧不暇,現在京畿也無糧可調!四倉起火已經瞞不住了,永濟倉失竊之事決不能外傳!否則冀州必生亂象。”
楊清源明白周帝所慮,冀州為天下第一大州,人口還在中州之上,冀州一亂,北境趙王必有動作,則天下亂矣。
楊清源沒有開口,只是看著周帝閉目靜靜思索。
許久之後,周帝緩緩地說道,“要保證北地不亂,至少需要八十萬石糧食,但是現在京畿已經無糧了!朕會下旨調越州、揚州、荊州之糧北上,但是遠水難救近火,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楊卿,失竊之糧可能在短期內追回!?”
周帝看著端坐於自己對面的年輕人,眼神中藏有一分希冀。
“能否追回糧食,臣不能斷言,但臣有辦法暫解燃眉之急!但需上位授權。”
此言一出,周帝心中大喜。
“楊卿但講無妨!”
“臣請命徹查糧倉一案,請上位予臣專斷之權,特別是整肅漕運之權!有此特權,臣擔保在七日之內,至少為上位籌糧三十萬石!”
周帝明白了一半,“你的意思是庫糧是透過漕運運出京城的!那你要如何籌集糧食!”
“回上位,臣此刻不敢妄言!尚需要查證,漕運複雜,臣無專斷之權,不敢諾也。”
複雜?!周帝眼中掠過一絲冷色。
他一代明君,對於京城之中的勢力瞭如指掌,當然知道漕運背後的掌控者就是京城中的勳貴集團。
大部分都是開國功臣,但是卻是其中的末流。
頂流的開國功臣,無非就是中山王,開平王,岐陽王,東甌王四家。這四家深得先皇恩寵,現在尚有在軍中任職之人,家產豐裕,不會做這等有失格調的不法之事。
中間那一撥勳貴基本全死在了太祖的整頓法紀的整風運動中,幾乎是斷層式的消失。
剩下一些伯爵,子爵,當時規規矩矩,不敢逾矩反而留了下來,成了如今最大的勳貴勢力。
這股勳貴如今幾乎已沒有掌握實權的人,爵位賞賜又不夠他們花銷,便把主意打到了漕運的頭上。
楊清源的顧忌,周帝心中明瞭。
“楊卿,朕現在命你主理京畿糧倉失火一案,加檢校漕運使之職,京畿漕運大小事宜由你全權負責,必要之時可向於延益調京營御林軍相助,並加李尋歡為檢校漕運副使,協理本案。聖旨即刻下達!”
“臣遵旨!”
周帝起身撿起了一旁的摔落地面卻絲毫未損的玉麒麟,交到了楊清源的手中。
“楊卿,朕無論你用何辦法籌糧!社稷重擔交託於你手!”
……
中午時分,京畿四倉大火的訊息,內閣中樞的各位閣老,六部尚書都已然知曉。
在結合北境的大雪,看似平和的京畿,底下的暗湧已是狂浪暴虐。
大理寺中,楊清源正在商議案情,李尋歡這個大理寺的編外人員,也列座其中。
與會者,大理寺丞楊清源,監察御史李尋歡,緝盜司主葉劍寒,大理寺推官狄知遠、宋惠父,大理寺墨衣捕頭鐵成鉉、姬瑤花,以及大理寺第一賣萌高手,小白。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