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指著題字下的落款和私章說道。
“瞧這話說得,老朽難道還能去特地偽造一個落款嗎?!再說了我也不知道這位楊公子是什麼人?去偽造他做什麼!?”
書生卻不以為然,“這落款乃是當朝翰林學士楊清源大人的,若是真跡那便是價值千金。”
“千金?!”
老闆也被這書生的話嚇了一跳。
自古讀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個毛病,好為人師。
書生一看有機會顯示自身的才學,當然不會放過。
“這楊清源楊大人,乃是當朝翰林學士,永安十三年的榜眼。”
雖然一般百姓不一定知道大周官制,但是翰林、榜眼的字樣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名詞。
“雖然楊大人的文章,不能算得頂尖,但是楊大人的詩詞、刑律、策論、明算無不是獨步天下。書法更是獨樹一幟,一手瘦金體、一手行書天下無雙,小生聽聞,在這京城之中,想請楊大人動手,少說也得潤筆千兩。”
書生的話吸引了在座的行人旅客。
行人之中有讀過楊清源詩詞的也開口應和道。
“我也讀過楊學士的詩詞,確實是好文采啊!”
最後書生總結道,“掌櫃的,你想想,這樣的人物怎麼會在你這客店之中題字呢?!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客店老闆聽了書生話,也有些動搖了,如此人物出行,身邊肯定隨從如雲。
那日的年輕公子雖然也是氣度不凡,但卻只帶了兩個人隨從,行事也不像是朝中高官。
難道真是那位公子在假冒他人?
掌櫃的心中也是泛起了疑雲,但是那位公子的氣度行事,並不像這種人啊!
掌櫃的也沒有和客人爭辯,開門做生意講究一個和氣生財,這種爭辯毫無意義。
“到底如何?我也不知,若是那位公子再度路過,我一定替諸位好好問,呵呵呵,各位客人先請用飯。”
“不必等了!掌櫃的,直接問我便是。”
就在眾人將要放下此事之時,一個清朗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就在眾人,開口之時,楊清源四人便已到門外,一聽裡面在談論自己,楊清源也就放慢了腳步。
當聽到那個書生言之鑿鑿,自己是冒充的時候,楊清源更是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