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為天下第一大州,人口為天下之首,事關重大。”
於延益與周帝君臣多年,看到周帝眼神,便知周帝的意思。
“稟上位,臣以為,可令三水關巡檢戚元敬帶兵押送,由李御史代表都察院監督!”
“此外冀州平山郡太守劉昌年邁,已向朝廷三次乞歸,值此天災之際,朝廷應當立刻派員前往,接替前往。”
“於卿的意思是!?”
“楊寺丞年輕有為,可令其暫時兼任平山郡太守之職,此外李御史可兼冀州長史職,協助賑災。”
周帝沒有說話,但是眼神中滿意之色已經浮現。
李尋歡已經擔任監察御史三年,升職倒也正常,但是楊清源剛剛升任大理寺,短時間是不可能繼續升職的。
所以,這表面上是在楊清源和李尋歡派差事,但實際上是對兩人的獎賞。
李尋歡、楊清源都是周帝看重,著重培養的人才,當做未來閣臣備選的。
但是太祖訓,非翰林、不歷縣郡府州不得入閣。
楊李二人都是翰林出身,但是兩人都沒有在地方主政的經驗,在資歷上有所不足。
此次以賑災之名將兩人派往冀州,名為公務,實際上是送政績鍍金的。
冀州刺史王景素有大才,在此次的冀州賑災之中,也是反應迅速,在雪災爆發之際,立即賑濟災民、安撫百姓。
冀州能撐到現在都未發生民變,主要靠的便是這位王刺史在冀州的名聲。
否則在一群有心人的蠱惑之下,撐不到第一批救災糧食到,冀州就得亂起來。
讓楊李二人去冀州,也可以跟著王景學習行政安民,處理地方政務。
李尋歡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但是楊清源已經明白了,開口道,“上位,糧倉失竊一案尚未審結,京中仍由事務需要臣處理,若是臣此時離開了京城,這……”
周帝搖了搖頭,“無妨,可以讓李卿隨第一批糧草先行,你將手頭的事情處理一下,交給手下的人去辦,三日後再出發。”
糧食找回來了,幕後黑手抓到了,這就夠了,至於剩下在周帝眼中已經不重要了。
在彙報完後,楊李二人正要告退,周帝又詢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