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才是安某記差了!這糧倉不過是一個臨時中轉站罷了,其中根本就沒什麼糧食。”
安世耿看著楊清源,繼續說道,“楊大人以為呢??”
楊清源滿意地點了點頭,很上道,“這本官可不敢斷言,但是若是糧倉之中真的沒有什麼糧食,那麼官倉失竊之事應該也與安員外沒有什麼關係!”
楊清源說完,安世耿已經徹底明白了,楊清源就是上門來敲竹槓的,那個所謂的舉報者應該也是楊清源杜撰出來的,為的就是安家在漕運碼頭的糧食。
只見楊清源從袖中取出了一張紙箋,上面已經寫滿了字。
楊清源將紙箋遞給了安世耿,“安員外看一下這張口供,看看是否有問題,若是沒有問題,那便籤了吧!也好洗脫安員外的嫌疑。”
安世耿接過紙箋一看,是一份口供,雖然面上沒有表露,但是心中卻是直罵楊清源狡詐。
這份口供就相當於一份確認書,一旦簽下,漕運碼頭十七萬石的糧食就與安家徹底無關了。
在安世耿眼中,這就是要他拿十七萬石買安家一個清白啊!
這一手在安世耿這等商場老手面前也不得不稱讚一句,好一個趁火打劫。
抓住查糧倉案的時機,順利從自己手中搶得糧食十七萬石,光憑這近二十萬石的糧食,就足以夠楊清源過周帝那一關,實在是好手段。
在仔細地看了一遍口供在確認其中沒有什麼語言陷阱之後,安世耿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楊清源又從懷中取出了一方印泥,讓安世耿畫押。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楊清源的臉上又恢復了笑容。
“多謝安員外配合,若是每一個大周的百姓都有安員外這樣的覺悟,那完全建成和諧大周指日可待啊!”
安世耿雖然內心深處已經把楊清源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是面上還得賠笑。
“楊大人說哪裡的話?配合楊大人調查大案乃是我等守法商人應盡之本分,當不得楊大人如此讚許啊!”
楊清源和安世耿客套了一陣之後,楊清源便起身告辭。
“楊大人這就要走嗎?不留下喝一杯水酒嗎?!”
“還請安員外見諒!本官公務在身不能久留,待到此案破獲之後,本官在與安員外把酒共話!”
楊清源說話向來一言九鼎,把酒共話沒問題,但是下次的地點就不一定了,或許是大理寺的死牢之中,又或是安世耿的墓前。
說完楊清源便面帶笑容出了雅間之中,身後的姬瑤花朝安世耿微微點頭之後也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