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知遠雖然和楊清源接觸不久,但是也能感受到,楊清源在平時待人接物都沒有絲毫的架子,若非公事,絲毫不像掌控大理寺的上官。
“那我便直說了!”狄知遠停下組織了一下語言。
“清源老弟,你有沒有覺得,這次的案件的後續進展太過順利了!不管是證據的收集,還是口供的收錄都很順利!”
楊清源在聽到這聲“清源老弟”的時候,眉頭忍不住一跳,但是狄知遠後面的話,讓楊清源陷入了沉思。
沉默許久之後,楊清源開口說道,“知遠兄,我們還是先審審李忠吧!”
狄知遠也知道自己的這個直覺沒有絲毫的依據,就當前證據來看,只待李忠招供,一切便真相大白。
沒有必要在這種毫無根據的感覺上浪費時間。
京兆尹府中。
京兆尹童謹言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三日前,漕運碼頭有人報官,聲稱有疫病流行,京兆尹童謹言當即出動了京兆府的捕快衙役,並親自出馬,命京都各醫館派人前往漕運碼頭診病。
但三日之間,得病死亡的人數大幅上升,從第一天的十七人到第三天的八十九人,人數翻倍,而且這種疫病似乎極烈,得病之人盡皆病故。
這位童大人這兩天連覺都沒睡好過,如此霸道的疫病,讓人防不勝防,若是不能及時抑制,他這個京兆府尹也是做到頭了。
在神都這個地方當父母官可不輕鬆。
比他官銜地位高的人,在這京城一抓一把,隨便抓個人都可能和皇室有牽連。
童謹言任京兆府尹三年,算得上是秉公執法,故此得罪的人不在少數,現在出了這種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看他的笑話。
就在童謹言焦頭爛額之際,李尋歡一封奏摺上達內閣中樞,立刻驚動了閣部大佬,閣部的嚴令隨即而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如此疫情,又是短時間內能控制的?
童謹言此刻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下場,貶出京城怕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一個不好就是罷官問罪,要是再來個政敵在背後推波助瀾,自己怕是要被流放三千里。
就在京兆府尹童大人心憂前程之際,一個人影匆匆衝入京兆府衙門。
“大人!大人!”
來人正是京兆尹府捕頭劉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