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元前1100年以後,邁錫尼文明的文化傳承徹底消失,比如一些古希臘陶器的陶繪,像邁錫尼時期那樣標誌性的紋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幾何圖案。
在這個時期發現的希臘城池遺蹟也明顯比邁錫尼文明時期小得多,人口也大量下降,之前邁錫尼文明使用的線形文字b也被棄之不用。
不過這並不代表多利安人就是一群野蠻人,他們之所以會摧毀邁錫尼人的一切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建築、自己的習俗、自己的服飾,完全不需要學習邁錫尼文化。
和邁錫尼人不同,入侵者多利安人使用的鐵製兵器,要比青銅時代的邁錫尼人要先進不少,滅亡邁錫尼文明後,鐵器也開始在希臘地區普及。
邁錫尼人所喜歡的城市宮殿風格被多利安人廢止,多利安人喜歡矩形中央大廳,就像我們現在所見的傳統衛城神廟一樣,後世所建的希臘神廟基本也都按照這個風格來建設的。
文字方面,雖然多利安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們寧可向腓尼基人學習組建新的字母也不用邁錫尼的線形文字b。
新的希臘字母保留了腓尼基的所有符號,但把其中用不到的腓尼基子音字母標成了表示希臘語的母音字母。這種新希臘字母直至今天仍在使用。。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邁錫尼文明都被摧毀了,雅典就成功擊退多利安人,成為邁錫尼世界大劫難中的倖存者,並在隨後的黑暗時期時期成為整個希臘世界經濟最發達、人文最活躍、藝術上最具有創造性的地區。
雅典人的勝利來自於阿提卡大聯合,面對大舉入侵的多利安人,阿提卡半島上雅典周圍的數個城市團結在雅典周圍,形成政治軍事大聯盟。
這個聯盟共同擁戴雅典為盟主,承認雅典國王在阿提卡地區的最高領袖地位,雖然只是權宜之計,但也為之後雅典人整合整個地區提供了基礎。
而在入侵雅典受阻後,多利安人又有一支族群從伯羅奔尼撒半島出海佔領了克里特島,隨後北上又佔領了羅德島和小亞細亞的西南一角。
但是大部分的多利安人還是停留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開始生活下來建立國家,其中最出名的斯巴達就是多利安人建立的城邦國家。
也就是說雅典人和斯巴達人之間的各種恩恩怨怨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所以二者之間的戰鬥才會貫穿整個接下來的古風時代,直到亞歷山大結束了這一切。
而《荷馬史詩》之所以出名也和這個時代有關,因為這部史詩是黑暗時代唯一的文化結晶,根據史詩裡的大量伊奧尼亞方言,人們推斷作者應該居住在小亞細亞的伊奧尼亞地區。
不過荷馬其人沒任何存在的證據,既沒有出生的證據,亦沒有死亡的證據,所以很多人認為荷馬並不存在,黑暗時代四百年裡集大成的史詩只是託名在荷馬頭上。
但不管怎麼說,這部史詩是研究邁錫尼文明的重要參考材料,梁恩他們這次展開的考古也是基於史詩展開的,並反過來透過考古資料證明了史詩記錄的真實性。
“所以說隨著希臘進入黑暗時代,這座靠著貿易的城市自然就衰落了。”梁恩簡單的講解了幾句後總結到。
“甚至因為海上民族與多利安人的反覆入侵,這座城市被徹底的廢棄。直到數百年後,才有另外一群來自於愛琴海島嶼上的希臘人在這裡重新定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