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接待完土耳其官方人士的晚上,梁恩和貞德收到了那位劉教授的邀請前往了華夏考古隊駐地,去參加他們的慶祝儀式。
他們自然是有理由慶祝的,雖然他們不是特洛伊的發現者,但是卻是和梁恩一樣都能夠稱得上是這批最重要的寶藏的發現者。是會把名字留在考古史上的。
“太謝謝你了,梁先生你可是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剛一進華夏考古隊所在的活動板房,劉教授就一臉笑容的迎接了上來。
“沒什麼,我只是隨手幫了你們一把,能夠做出這個成就還是和你們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的。”梁恩溫和的笑了笑。“對了,我剛聞到了一股香味,今天宴會是中餐麼?”
“是啊,這是我們從伊斯坦布林那裡請來的一位蜀菜大廚,別看這個地方中餐館速算少,但想要找到正宗的中餐廚師可不容易。”劉教授帶著梁恩往舉辦宴會的後院走的時候吐槽道。
“我們之前下飛機的時候看路上就有不少中餐廳,結果過去一問以後發現要麼是越南人開的,要麼是韓國人開的,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位正宗華夏大廚。”
“這邊就是這樣,中餐廳是一群東南亞人在開,日料店裡面全是華夏廚師,而日本廚師往往會在美國或者法國餐廳裡,挺奇妙的。”梁恩聳了聳肩。
從某種角度來說,在西方世界的儒家文化圈各國倒是提前實現了國際化,所以才會出現這麼神奇的人員配置方案。
當然了,這類餐廳中比較高檔的就要另說,至少在廚師配置上基本能做到原汁原味。比如說已經放在桌子上的缽缽雞和夫妻肺片一看一聞就知道色香味俱全。
等大家落座後不久慶功宴就開始了,因為華夏人比較習慣在宴會上談事情,所以梁恩坐下之後就一直和劉教授交流這次的挖掘工作。
“這次多虧了你讓我們在特洛伊考古中獲得了一部分的話語權,所以接下來我們正好可以在國際上為我們的二里頭正名了。”
在宴會開始十分鐘後,劉教授給梁恩說起了這次他們慶賀的原因,他們這次慶賀的不只是特洛伊的挖掘,還有國內的二里頭遺址能夠藉著特洛伊被發現這件事情獲得認可。
“你們成功了嗎?太好了!”梁恩自然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因為他之前也在申請書上為見證人簽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他沒有想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動作居然會那麼快,因為按照常理這種國際性的組織除非遇到某些特殊的事件,不然的話什麼事情都是慢吞吞的。
“暫時還不能百分百的確認,但是至少從我們現在得到資訊來看問題應該不大。”劉教授點了點頭。
“這多虧了特洛伊的發現外加上我們在特洛伊挖掘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與得到的一手資料,所以他們已經被我徹底的說服了。”
二里頭遺蹟可以算得上是華夏考古學中的一個痛點。上個世紀50年代考古發現二里頭遺址,當時初步認為是夏都,由此可以證實夏朝的存在。
這處遺址位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區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
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範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
整座遺址發掘過程中被確認為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史無前例的王朝大都,可以說華夏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