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尋寶從英倫開始> 767 線索(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67 線索(下) (1 / 2)

明媚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房間中,讓整個房間充滿了溫暖的氣息,而梁恩和貞德就在陽光旳照耀下對著那些檔案冥思苦想,希望能夠找到現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面對這些被專門去除過所有說明文字,只剩下標準資料的圖紙,想要搞明白它們的來歷哪怕有思路也很難做到。

“這份檔案可能能找到一些線索。”看完了一系列的檔案後,梁恩從中取出了一部分圖紙說到。“至少和其他火炮相比,這種火炮更特別一些。”

聽梁恩這麼一說之後貞德好奇的湊了上來,結果發現放在他手邊的是一些屬於一門150毫米榴彈炮的圖紙。

火炮口徑越大,曾經使用過的國家就越少,所以像150mm 曾經使用過的國家必然不多,而且往往不會有著比較詳細的記載。

開始的時候,梁恩他們把這門炮當做了克虜伯公司的sfh—13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因為無論是火炮後方的減震用空氣彈簧,搖架還是橫楔式炮閂都帶有濃濃的克虜伯味道。

sfh—13榴彈炮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的主力火炮之一,不過因為一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不被允許保留這種火炮,所以還有可能轉移到其他國家生產。

但是在仔細檢查過之後,他發現這門火炮和sfh—13相比有一個巨大的區別,那就是炮管上方多了一個復進機。

這個特徵並不是克虜伯火炮的特點,而是萊茵金屬的sfh—18的特點,兩者不但不是一個公司,而且之間相差了十幾年。

“有意思——”在這些圖紙上發現第二門火炮的特點之後,梁恩你下次就興奮了起來,因為與眾不同的火炮顯然更容易在下一步的搜尋工作中被找到。

進一步觀察的圖紙之後,他發現這門火炮使用的是sfh—13上比較落後的鋼箍自緊技術,不是sfh—18更先進的套筒自緊技術。

“這會不會是一種過渡產品?”貞德這個時候在邊上小聲的問道,聽了梁恩所說的內容之後她立刻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據我所知,很多武器在被製造出來之前往往會有不少試驗品,而這些試驗品基本上都會間距有新產品和老產品的特點。”

“很有可能,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德國人在這種武器的命名上會帶有一定的順延,所以在sfh—13和sfh—18之間的那些火炮都值得我們檢查一下。”

被貞德這麼一說之後梁恩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因為這門火炮如此有特點,如果真的曾經批次生產過的話應該會留下記錄。

果然在查詢了一系列的資料之後,他們發現一戰結束前瑞士曾經向德國訂購了一批克虜伯公司設計製造的150毫米榴彈炮,它們被稱為sfh17。

這批火炮是瑞士1916年向德國購買的,1917年4月交付完畢,一共56門。所以瑞士稱它們為&n schwere 14榴彈炮。

與德軍的sfh13相比,sfh 17的射界更大,其他效能基本相當,其炮栓、護盾、大架和搖架的式樣與梁恩他們圖紙上150毫米榴彈炮都很相似,炮管同樣採用鋼箍自緊。

雖然二者還是有一點點區別,但考慮到德國造的150毫米榴彈炮的下個編號就是sfh18,而德國人這方面的編號也是逐漸順延的。

所以從理論上說如果圖上的150毫米榴彈炮的技術來源於德國,那麼sfh17就是與其關係最近的火炮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