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被鮑斯集中帶到德累斯頓近郊的戈尼斯布雷克兵營進行訓練,直到1942年9月,這支烏合之眾被德國國防軍收編,番號定為第950印度步兵團。
整個團總共2593人,外加約600名志願者和300名德國士兵,合計約3500人,擁有各類車輛81輛、軍馬700匹。
不過這支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宣傳以外並沒有多少作用,大部分時候只是作為後備部隊無所事事的遊蕩而已。
直到1944年諾曼底登陸之後,他們才開始執行一部分治安戰任務,但是在7月份準備撤回德國本土同時被游擊隊伏擊,當場有40名印度士兵被擊斃,另有290人投降。
至於剩下的殘部則在德國境內轉歸武裝檔衛軍管轄,改名為“檔衛軍印度志願軍團”1945年3月23日,這支部隊提交了一份數字比較好看的報告。
報告中稱現有人員2300名、步槍1648支、手槍550把、衝鋒槍420把、自動步槍220把、重機槍24挺、中型迫擊炮20門、小口徑榴彈炮4門、火炮6門、反坦克炮6門、軍馬700匹、大中型車輛87輛、運兵車和小車61輛以及摩托車5輛。
他們還非常自豪的宣佈“本部儲存了完整的戰鬥力”,當被問及原因時,則回答“因為我們沒作過戰”。
雖然說這些人在實戰中的表現更接近於小丑,但是他們也的確有大部分人活著返回了家鄉,而在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情報人員並不是不可能的。
現在看到這些人在戰爭結束之後又重新和德國人聯絡上了,後來這種聯絡就變成了現在與圖勒協會之間的聯絡。
只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還沒能夠解決,那就是對方為什麼會發動這次突襲,因為他現在完全搞不清楚對方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
對方能夠發動襲擊這並不讓梁恩他們驚訝,雖然說圖勒協會一直隱藏在暗中,但是這方面隱秘行動他們反而更強。
更重要的是雙方在暗中已經交手了幾十年,所以如果只是針對某個人的話理論上來說很少有人能夠逃過他們的襲擊。
但問題是這次他們的襲擊物件我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合適的物件,雖然黃金黎明中那位瓊斯教授地位不算低,但幾乎純粹是靠資歷堆上來的。
至於研究方面來說對方二十多年的研究水平甚至不如梁恩這兩年的零頭,實在很難說他是一位重要人士。
因此在這裡動用一系列之前從來沒有動用過的暗線來抓這位教授就顯得有些奇怪了,尤其是對方看上去是早有預謀的時候更是如此。
但不管怎麼說,梁恩他們現在總算是知道那些襲擊者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也明白了對方的藏身地點在哪。
“我想現在先把人救出來更重要一些。”思考好接下來該怎麼做後,梁恩對貞德說到,“只不過這次很可能會硬碰硬,所以我們最好做好戰鬥準備。”
“沒問題,只是戰鬥而已。”貞德微微的點了點頭。“那讓我們行動吧,希望接下來我們的行動能夠一切順利。”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