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尋寶從英倫開始> 776 條頓騎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76 條頓騎士 (1 / 2)

毫無疑問整件事情非常奇怪,對於二戰的那些德國戰犯來說,無論他們原本住在什麼地方都會盡可能的逃離東德。和姑息戰犯的西德相比,東德可以說對戰犯清算的比較徹底。

因此像這樣一個保留有反游擊戰勳章的人還選擇一直住在東德就很奇怪,至少正常人都不太可能冒著如此大的風險這麼做。

“真是一個讓人覺得費解的組合,我想我們可能需要一些更詳細的線索——”貞德想了想後嘆了口氣,“對了, 這個打火機裡面寫的是什麼?”

“是一句古代德語的口號“永持貞潔、戒欲克己、至死忠誠、誓伴貧窮”,後邊是一首詩歌,謳歌在楚德湖戰死的那些條頓騎士。”翻譯一遍後梁恩說道。

“不過和正式流傳版本的不同,這首詩歌被人改寫過,裡面把戰死的騎士稱為殉道者,並歌頌他們佔據了路西法墮落後留下的空位,成為天堂內的天使。”

“毫無疑問, 這句話是非基督教的, 因為殉道者能夠成為可以顯露神蹟的聖人,但是不可能成為天使。”

“條頓騎士雖然向古代普魯士人傳播了天主教,但也同樣受到了古代普魯士宗教的影響。”貞德聽了梁恩的評論後點了點頭。

“至少我眼裡他們是實用主義者,相對於聖殿騎士團或者是醫院騎士團,他們在虔誠度上實在是讓人一言難盡。”

貞德出生前兩年,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爆發。波蘭立陶宛聯軍3.9萬人在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雅蓋洛指揮下在坦倫堡和格林瓦爾德附近與條頓騎士團約2.7萬人的軍隊展開決戰。

條頓騎士團在此戰中精銳盡失,8千名騎士被殺,2千人被俘,騎士團大團長馮·容金根等多數首領陣亡。

條頓騎士團從此一蹶不振,波蘭由此逐漸收復失地,並獲得格但斯克等城鎮和波羅的海出海口。

坦倫堡一戰使騎士團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其意義類似於哈丁戰役對於耶路撒冷王國的意義。騎士團國就此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外戰慘敗後騎士團國從上到下又陷入了內亂。農民不滿騎士團的橫徵暴斂,起來反抗;騎士團內部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各城市和地方貴族因為繳納高額賦稅離心力也越來越強。

這種情況下, 貞德親眼見過的條頓騎士給了她一種非常糟糕的感覺,所以她聽梁恩說到條頓騎士團後自然對他們評價不高。

接下來漫長的時光中,騎士團就每況愈下。1440年, 53位貴族和19個城市在馬林堡建立了旨在反抗騎士團專橫統治的普魯士聯盟。

1453年, 普魯士聯盟與波蘭結成同盟,由此引發了連續13年的戰爭,直到1466年簽訂第二次託倫和約方才結束(十三年戰爭)。

這次和約使得騎士團國又損失了大量的領土,其中包括馬林堡。在政治上,騎士團國要承認臣服於波蘭,這一條在騎士團內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德意志分團希望從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那兒獲得支援,1494年,德意志分團長承認臣服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

外患內憂之下,此時的騎士團國已經走到山窮水盡之處。路德的宗教改革使騎士團再一次走上歷史的分水嶺。

1511年,來自霍亨佐倫家族的年僅21歲的阿爾布雷希特被選為條頓騎士團第37任大團長,他也是作為一個軍事修會的條頓騎士團最後一任大團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