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神廟中儲存寶物是一種習俗,同時這些寶物並不是隱秘的藏在某個地方,至少那些是負責神廟的人們是知道這件事情的。
比如說梁恩前世聽說過的印度神廟藏寶就是發生在喀拉拉邦,2001年有個曾是英迪拉甘地政府時期叫桑達拉拉江的情報局官員,在退休後定居那座被稱為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神廟附近。
作為虔誠的印度教徒,那個桑達拉拉江雖年過七旬,但每天堅持凌晨2點就到神廟裡禱告,每天持續時間長達8小時並藉助這個時間進行了搜尋。
2009年,桑達拉拉江發現神廟的安全維護工作做得不夠,於是向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投訴,要求政府應該收回神廟的管理權,同時負責廟內財產的處置和防盜。
印度官方的德性可以說是人盡皆知,像這種送上門的好處自然不可能放過。2011年1月,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做出裁決:神廟歸邦政府接管。
正式接管前,一個由7個人組成的委員會事先負責清點神廟總資產,列出清單以便備案。清點工作開始之前,工作人員已經探明神廟有6個地下密室。
這些密室分別用英文字母a至f進行編號,其中編號為“a”和“b”的兩個密室已經近140年沒開啟過。
2011年6月29日,人們開啟了a密室以及其他4個密室,發現的財寶包括近1噸重的黃金飾品、鑽石、寶石。
還有1200多根約重2.5公斤的金鍊、3個黃金皇冠、3尺半高的鑲鑽毗溼奴神像,1噸重的黃金大象等等。其他如金幣、黃金製品等不可計數。
據估算,這些寶藏的價值超過1萬億盧比,約合1450億元人民幣,超過200億美元,而按照先前記錄,印度最富有的神廟為安得拉邦的提魯巴提神廟。
不過提魯巴提神廟擁有的財產價值也不過才3200億盧比。而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擁有的寶藏價值遠超這一數字,一躍成為印度最富的神廟。
但問題在於這些寶物並不是無主之物。至少本地的那些家族都知道寶庫的存在,甚至其中有不少寶物就是他們祖先親手捐獻出的。
這也算是印度婆羅門和剎帝利這種高種姓的一個傳統,富裕的高種姓成員會向神廟捐贈財富,而那些落魄的高種姓成員則能夠從神廟中獲得資助。
神廟對於他們來說除了傳統的宗教需求以外,還能夠給他們提供經濟上的支援,也肩負著一部分保險的義務。
除此之外,對於印度這種基層文盲遍地,還處在封建統治體系下的國家來說就不要指望有多少公共服務了,而這種情況下,神廟就自然會彌補這方面的內容。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旦有個什麼天災人禍的話這些神廟往往就是本地區重要的救援核心履行一系列基層的業務,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印度神廟內部體系異常複雜的原因。
畢竟對於印度人來說,神廟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宗教場合,而是兼有基層政府以及精神領導核心的一種特殊場合。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神廟裡面往往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所以梁恩他們在意識到這是一個位於神廟下邊的密室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地方很可能曾經有著某種藏寶。
沒錯,就是曾經有著藏寶,畢竟想想地上散落的金銀幣和上邊遺蹟中找到的爆炸物以及爆炸的痕跡就知道那些寶物還在原地的機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