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接下來可能需要問你借20個左右的人手進行一些簡單的取樣挖掘,這樣才能夠確定這裡究竟是什麼情況。”
“沒問題,只要你需要,哪怕兩百個人我都能給你調動過來。”聽梁恩這麼一說,瓦爾瑪先生立刻興奮了起來。
作為這片土地的主人,他當然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一些古老的遺蹟來證明自己家族悠久的歷史。
更別說對於雖然在已經是商人的瓦爾瑪先生來說,一座古老且價值很高的遺蹟自然能夠帶來大量的經濟利益,而且這還不算衍生的一系列內容。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這處遺蹟真的比較有價值的話,那麼在首飾製造方面完全可以出一套以遺蹟作為背景的首飾,炒作一下大概能賺不少錢順便打響公司的名聲。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梁恩他們就開始了挖掘工作,隨著臨時叫來幫忙的農民們的幫助,一處佔地超過1000平米的遺蹟逐漸露了出來。
這處遺蹟大部分暴露在外,只不過現在這座看上去頗具規模的建築。已經徹底的崩塌了。如果人們不知道這裡有遺蹟的話大機率也只是把這個地方當做是叢林的一部分而已。
“等一下。”就在那些印度臨時工翻開一塊石頭的時候,範猛突然讓身邊的翻譯讓大家立刻停下,同時臉上露出了緊張的表情。
“發現了什麼嗎?”梁恩轉過頭問到,透過這幾天的挖掘工作,他發現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古老的印度教遺蹟,只不過沒能夠找到任何可以判斷這處遺蹟細節資訊的線索。
“一些危險品。”範猛小心翼翼的上前輕輕的拂去泥土,接著露出了一個和一支香菸差不多大小的金屬造物。“這東西看上去像是雷管。”
“雷管?”梁恩一下子緊張了起來。挖掘工作中最討厭遇到的東西就包括這一類危險的爆炸物,先不說這些東西到底有危險,光是這種東西出現在這個地方所蘊含的資訊就非常糟糕。
因為遺蹟建造的年代顯然不太可能有這種現代化的物品,而這種危險的物品出現在這裡往往代表著對於古代遺蹟的挖掘和破壞。
對於這一類火工品在場的人都不太瞭解這方面的歷史,好在卡牌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一張【鑑定(N)】卡牌使用之後,這個東西就展示了自己的身份。
這是一個1868年生產出來的雷管,考慮到這種東西是1865年才被諾貝爾發明出來的,所以這跟雷管也稱得上是文物了。
畢竟這種東西算是一種消耗品,能夠保留到今天的真心不多,更別提在這個距離歐洲堪稱遙遠的印度能找到這樣的東西怎麼看怎麼都像一個奇蹟。
同時隨著挖掘工作的進行,越來越多人工爆破的痕跡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這讓每個人的臉色都變得很難看。
“這個遺蹟並不是自己坍塌的,而是毀於一場爆破。”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全面檢查之後,梁恩做出了最後的推斷。
“而根據現場發現了一些爆炸物以及爆炸的痕跡來看,我基本上可以判斷出這個地方應該是被人工爆破摧毀的,看上去好像是想要隱瞞一些什麼秘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