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超載在全球各地都屬於一種常見的情況,但是能夠超載的像印度這麼誇張的也屬於一種比較少見的狀況。
比如說一路上,梁恩他們就看見了好幾個上面堆滿人和貨物的車輛,之所以用堆滿這個詞,是因為汽車上堆了四五米高,寬度二倍於此的貨物,而貨物的上邊又坐著不少人。
“這已經算少的了,我的戰友裡面有一個廓爾喀U.人,告訴我印度北部車上能夠坐下這邊三倍的人。”範猛小聲的用司機聽不懂的法語對梁恩他們說到。
這一點梁恩是相信的,因為以前他也從電視裡面看到過車廂外掛滿人、車頂堆滿人、都看不到車廂鐵皮的印度火車。
當然了,這種火車今天在印度也不多了,因為考慮到安全問題印度現在嚴厲禁止了這種非常不安全的乘車方式,但是在同樣印度文化圈的孟加拉這種做法還依然存在。
考慮到車上有文物的原因,所以梁恩他們是有警車開道的,但是僅僅比騎腳踏車能快一點的車速也讓大家覺得有些煩躁,甚至開始擔心天黑之前能不能趕到目的地。
“他們除了擁有更多的金屬以外,這比我故鄉的那些窮人們住的還差。”貞德看著周圍糟糕的樣子嘆了口氣,她是真心沒有想到幾百年後還能有人住的這麼糟。
如果是那種大家住的很糟糕的情況,比如說非洲部落地區的話可能不會覺得什麼,但是這些貧民窟不遠處幾座土豪的宅邸產生了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畫風。
“沒辦法這裡就是孟買,整個印度最繁華的城市。”梁恩看著窗外小聲的解釋道。“整個市區有一千多萬人,又有三四百萬來打工的農民工。”
孟買市區雖然面積不小,但也絕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所以絕大部分的打工人就只能在這個沒有供水,沒有供電,幾乎沒有任何社會公共服務的地方為自己找一處棲身地。
隨著車隊不斷向前,公路兩邊孟買低收入人群住的房子也距離公路邊緣越來越近,因為這裡更加靠近市區,土地也變得越來越珍貴。
當然,這麼一來公路上的車輛和人員也越來越多。整條道路現在已經堵的和繁華的集市差不多,人員,車輛和各種動物全部擠在一起,更糟糕的是,根本就沒有交通警察前來疏導交通。
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這個地方的印度人不怎麼遵守交通規則。開車想變道就變,後面有人按喇叭就變回來,沒人按就變過去,甚至車和車之間的距離塞不下一個乒乓球。
好在梁恩他們在的車隊前邊有一輛坐著全副武裝警察的車輛,所以總算能從人群中開啟一個通道讓大家緩緩的前進。
這個時候,車上的大家也更清楚的看見了道路兩邊的那些房間的樣子,雖然說是房間,但實際上連個窩棚都不是,很多都只是幾根木棍支著一個草棚頂而已,連牆都沒有。
而那些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人則會用鐵皮搭一間房子,但是除了使用更多金屬以外生活和貞德那個年代的窮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好像時光徹底停止了一樣。
顯然,這種簡陋的房屋根本就無法提供多少遮蔽,唯一值得慶祝的訊息是孟買這個地方溫度比較高,哪怕最冷的1月最低溫也在十七八度,所以草棚子也是能夠住人的。
好在就像梁恩知道的那樣,整個城市也和印度本身一樣內部有著巨大的差距,比如說孟買東邊的富人區是真的不比那些歐美大城市的繁華地區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