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好攝像機鏡頭之後,梁恩和貞德兩個人開始一件一件的裡面的那些盒子開啟,而當盒子被開啟,裡面那堆東西幾乎晃花了梁恩他們的眼睛。
第一個被從長條形盒子裡取出的是一串鑽石扣三層珍珠項鍊,由119顆天然珍珠組成,考慮到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人工珍珠養殖技術。
所以像這一百多顆尺寸差不多一般大的珍湊成一串殊為難得,按照梁恩的觀點, 這串古董珍珠項鍊賣個三四十萬美元絕對沒問題。
而這串珍珠項鍊也只是一個開胃菜而已,隨著一個個盒子被開啟,更多的珠寶出現在了梁恩的面前,包括項鍊,戒指,王冠以及胸針, 基本上都是鑽石首飾。
其中最顯眼的首飾是一枚鑲有大顆珍珠的鑽石吊墜,&nm&nm,梁恩的初步估價200萬美元。
當然了, 這些首飾並不僅僅只是原材料非常珍貴,其中許多巧妙的設計也令人拍案叫絕,比如說一隻鑽石徽章就是如此。
這枚徽章由三個部分組成,最上面的一層是月桂花冠,中間一層是火焰,下邊的一層是金色綿羊,這枚徽章可以整體使用,也可拆分為上中下三枚獨立的胸針。
另外兩頂鑽石王冠也是如此,上面全都是統一的百合花形象,之所以選擇百合圖案,則是因為在基督教徒的信仰中,百合是最聖潔的花朵。
上面的百合是可以拆卸下來的,單獨的百合則是一枚精緻的胸針。王冠上有梨形鑽石, 也有玫瑰形鑽石,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鑽石切割手藝。
“實話實說,能做到這一點的都是珠寶製作大師。”作為同行, 梁恩致能夠判斷出這些首飾究竟什麼水平。
比如像這種能夠拆分的組合式首飾對於製作者的要求比較高,很多水平不夠的首飾工匠往往在那些首飾分開使用的時候看上去不錯,但是組合在一起不夠和諧。
而現在梁恩他們找出的這些珠寶首飾基本看不出有這方面的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在手工業時代只有頂級工匠能夠做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把那些首飾的零部件組合在一起並固定住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並不是隨便哪個工匠都能夠做出來的,尤其是在純手工的狀態下。
水平不夠的工匠做出來的東西要麼連線的過鬆導致很容易自動脫落,要麼就是連線的過緊拔都拔不出來,甚至讓使用者在拆開的時候因為用力太大給首飾造成損傷。
除了看出這個首飾這個作者的手藝水平以外,梁恩也能確定這批東西是在18世紀中後期製作出來的首飾,帶有濃郁的洛可可風格。
“也就是說這是路易15或者路易16時期製作出的首飾,或者說是拿破崙時期。”貞德來到這邊之後認真的研究過法國曆史,所以她趕很快的想起了這對應的是哪個時代。
雖然從珠寶首飾製作方面而言,拿破崙時代後的首飾被稱作帝政時期的首飾整體風格以彩色寶石為主石,周圍有小鑽石作為裝飾,和現在這些首飾完全不同。
但是考慮到首飾的風格不可能轉換的非常快。這些首飾的風格轉化並不會突然轉換,所以對於這個首飾本身年代的猜測範圍自然要更廣一些。
“我想我知道些首飾的主人原來是誰了。”就在清理到一個裝了三件首飾的白銀首飾盒的時候,梁恩拿起了一枚鑽戒說道。
這是一枚用小型玫瑰型鑽石鑲嵌的鑽戒,在這次發現的一大堆珠寶之中並不顯眼,但關鍵在於戒面上那個寫著大寫字母MA的花體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