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四十多分鐘之後,梁恩他們總算來到種植園中,不過和之前不同的是,種植園附近原本的一片空地上現在蓋起了彩鋼結構的廠房以及宿舍。
“這就是那些編織品的生產地點了。”梁恩指著彩鋼房屋對貞德說到,雖然他沒有來過,但是之前那些過來的人曾經在這裡拍過照。
“考慮到我們主要是做比較高階的編織品生意,所以我們只是在處理原材料上使用機器節約大家經歷,編織的過程還是純手工。”
“原來是這樣。”貞德點了點頭,“實際上我們那個年代中單純種地也賺不了多少錢,真正賺錢的是各種加工業,比如說釀造葡萄酒,製作紡織品等等。”
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汽車駛入了種植園之中,因為這幾年的投資,所以種植園裡面的路也變得平坦了許多。
因為要倒時差的原因,所以他們來到種植園之後xa市休息了一天才在第二天見到了那位想要出售自己種植園的種植園主。
這位種植園園主是一位住在英國的烏克蘭人,當年買這種植園只無數投資中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在發現這筆生意有虧本的傾向後當機立斷就出售了種植園。
和梁恩的種植園一樣,這座70公頃的種植園種植的也是菲律賓麻,或者準確的說,這一片的種植園大部分種植的都是這種東西。
畢竟這種東西算是菲律賓的傳統出口產品之一,佔全球總出口額的85%,所以找到大片的種植區也很正常。
“現在擁有的740公頃土地中有720公頃種植的都是菲律賓麻,只有20公頃用於種植椰子,水稻,芒果甚至是部分蔬菜等等一系列雜項。”
這些用於雜項的土地中有15公頃是水稻田,在梁恩接手後透過引進華夏的雜交水稻並聘請農業專家指導使用化肥,農藥的做法讓這些土地每年能生產120噸的水稻。
糧食足夠養4000個人,所以對梁恩來說好可以讓為自己工作的工人們以及他們的家屬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食用。
實際上一開始梁恩打算把水稻田也改成種植經濟作物的田地的,但後來被黃濤勸住了,因為菲律賓這邊的糧食價格變動實在太大了。
對於梁恩來說只開工資固然簡單,但這就導致人員流動性太大,管理上容易出現問題,更別說現在的拳頭產品編織品需要熟練工,不可能接受熟練工流失這種事。
但如果要管飯的話雖然有助於收攏人心,可糧食價格一旦波動很容易導致需要額外多花錢,也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所以無論從穩定人心還是經濟角度來說,想要讓種植園能夠順順的經營下去那麼保證糧食供給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實話實說,梁恩一開始覺得像菲律賓這種地方水熱條件那麼好理論上來說不缺糧食,但後來才知道這個國家糧食甚至不能自給,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
出現這種情況純粹是因為菲律賓這個國家的經濟基本上完全受到歐美資本的操控,因此他們把大量的土地用來種植各種經濟作物。
所以單單進入21世紀後這個國家就爆發過兩次糧食危機,而造成這一切的誘根本就不是梁恩能夠改變的。這種情況下,他想要保證自己的產業安全就只能採取一些笨辦法了。
實際上在這個國家進行糧食種植業本身就是一有些犯忌諱的事情,畢竟關係到一些西方國家的重要利益。好在梁恩他們糧食主要是為了自己用,所以沒有引來太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