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先生之所以這麼興奮原因也很簡單,這和不列顛群島的歷史息息相關,不列顛島最早的主人是歐洲最早學會和使用鐵器和黃金裝飾品的民族凱爾特人。
這個民族在公元前十世紀曾經廣泛分佈在整個歐洲,後來卻被一點點的從歐洲大陸驅除出並只在英國傳承,之前那位布狄卡女王就是凱爾特人。
不過羅馬帝國崩潰之後,來自北歐的日耳曼蠻族,也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渡海征服了英格蘭併成為了這裡的主人。而凱爾特人只能退居到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
只不過這些最後的凱爾特人在逐漸被日耳曼化,以語言為例,現在所謂的蘇格蘭語也只是英語在蘇格蘭的變體而已,而現在所說的蓋爾語才是凱爾特傳統語言。
只不過盎格魯撒克遜人也沒有笑到最後,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不列顛,這應該算是自遠古以來眾多入侵不列顛戰役中最成功最輝煌的一次。
這次征服之後所有的英國國王都多多少少帶有這位大征服者的血統,直到今天,英國王室的血脈就只能追溯到諾曼底公爵,而不是這個島上被其所征服的盎格魯薩克遜人。
這一征服結束後,長達數百年的時光中英國的王室和貴族同時又是法國的封臣,在歐洲大陸擁有大片的領地,比如說今天的諾曼底地區和波爾多地區都屬於英國國王。
甚至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們根本就不會說英語,英國的教會也是由法國接管,宗教用語則是拉丁語,只是在民間通行盎格魯薩克遜語。
這一影響一直到今天仍然保留在英語之中:豬圈裡的活豬叫pig,飯桌上吃的豬肉便成了pork(來自法語proc);地裡放牧的牛叫cattle,席上吃的牛肉叫beef(來自法語boeuf)。
也就是說,當時的盎格魯撒克遜農民種地養出自己出產的肉自己卻吃不上,全都送上了作為征服者的諾曼人的餐桌。
作為英國最著名的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在位十年只去過英格蘭兩次,加起來不過幾個月。甚至為了籌集十字軍軍費說出了“如果價格合適,我將賣掉整個倫敦。”
所以說別看英國人現在對這位國王推崇備至,又是樹立雕像又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大堆東西,但這位國王生前可對自己的這片國土沒有任何特別的感情。
直到1399年,英王亨利四世登基時期,英國國王亨利四世登基時用英語發表即位演說,這才有了諾曼底征服後第一個講英語的國王。
不過隨著時間進入近代各國的民族主義興起後,盎格魯薩克遜民族主義就席捲了整個英國,尤其是在一戰的時候英國王室都被迫更改了他們王朝的稱呼。
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英國人開始瘋狂的尋找有關於盎格魯撒克遜人來到不列顛島上後最早期的歷史,甚至直到今天還影響著整個英國的歷史學界。
“所以如果你們允許的話,我們希望在下週邀請一些媒體來對發掘工作進行採訪。”哈里教授這個時候也走了過來說到,“這會對接下來的挖掘工作起到一些促進性的作用。”